近日,寒意渐浓,但石泉县官田村的魔芋地里却是一片火热景象。村民们仍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挖着个头顶呱呱的商品魔芋。近年来,官田村立足本地实际,将魔芋发展为主导产业,通过算清“经济账”,描绘出一幅效益可观、前景广阔的产业发展新图景。
效益可观 产业经济账算得明白
魔芋种植在官田村是一门算得清楚的“效益账”。据种植户介绍,魔芋产业价值链条清晰:一方面,每亩可产出魔芋种800~1000斤,根据品质不同,安魔128“一代魔芋种”市场价可达每斤10元,“二代魔芋种”也可卖到7~8元,种子销售收入十分可观。另一方面,用于加工的商品魔芋亩产也有一百多斤,当前地头收购价为3.3一斤,确保了稳定的基础收益。

实实在在的销售数据最具说服力:去年,官田村的商品魔芋销售额达到了四十多万元。这条清晰的价值链,为产业的持续扩张注入了强大信心
规模发展 千亩示范蓝图徐徐展开
可观的效益催生了规模化发展的雄心。目前,官田村已形成“村集体+大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其中,村集体种植魔芋400亩,种植大户曾旭兵个人发展300多亩,产业基础坚实。
站在现有的七百亩基础上,一个更宏大的目标已经确立:明年计划再扩种三百亩,推动总面积突破一千亩,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示范带。“我们的目标是把公路两边全部种满!”曾旭兵指着规划中的土地,信心十足。

多方助力 “倍增计划”拥有强大后盾
这一产业“倍增计划”的快速推进,得益于从镇党委、联镇领导、包联单位、驻村工作队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多方位支持与合力促成。各方力量为魔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共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多方位、多层次地推动着千亩示范园从蓝图走向现实。
前景广阔 稳扎稳打迈向品牌化
对于未来,石泉县官田村的思路清晰而稳健。强劲的种子产出能力,为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坚实基础,让村里掌握了发展的主动权。下一步,村里计划为魔芋申请“富硒认证”,致力于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让优质的魔芋卖出更好的价钱。
从几百亩到一千亩的跨越,在强劲内生动力和多方外部助力的共同推动下,官田村的魔芋产业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规模与效益并重的乡村振兴之路。(供稿:石泉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