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滨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持续近十年的邻里漏水纠纷,在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李某、苏某夫妇与杨某、张某夫妇系同一单元上下楼邻居。自2016年起,因被告房屋管道渗漏,导致原告家中多次遭水浸泡,装修装饰多次受损。虽经物业多次协调,被告也曾书面承诺修复,但漏水问题始终未彻底解决。2024年12月,漏水情况再次加剧,甚至波及楼下其他业主。经多次沟通无果后,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被告赔偿损失3.3万元。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并未机械启动诉讼程序,而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换位思考,第一时间前往现场勘查,明确漏水原因与责任主体。调解中,法官引导双方理性评估诉讼成本与预期结果——若启动损失鉴定,费用可能高达万元,耗时耗力,反而加重双方负担。法官从“经济损失”“时间成本”“邻里情谊”三方面帮助当事人细算“三笔账”,推动原告合理调整诉求,也促使被告主动承担责任。
法官进一步协同住建部门和物业公司参与调解,物业公司在了解案件始末后深受感动,主动提出为双方各自减免3000元物业费。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由被告当场一次性支付8000元维修费用,原告申请撤诉。多年矛盾得到圆满解决,邻里关系得到有效修复。
“法官是真正站在我们老百姓的角度想办法,不然光鉴定就要花更多钱,还耗时间。”双方当事人在签署协议时均对法院高效务实、司法为民的工作作风表示高度认可。
汉滨法院始终秉持“如我在诉”的理念和司法为民宗旨,将调解贯穿诉讼全程,积极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纠纷化解,努力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公平正义,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更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黄方方)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