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切实让法律知识走进群众心里、融入日常生活,9月以来,旬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围绕社区居民、外卖骑手、乡村村民等不同群体需求,在城区广场、外卖站点、农村院落多点布局,开展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将专业法律服务“送上门”,让法治温度直抵人心。
定点宣讲
筑牢群众“法治根基”
在城区广场,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搭建宣传展台、悬挂主题横幅,围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法典》《法律援助法》《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宣讲。通过“真实案例+法条解读”的形式叙述了困难群众通过法律援助渠道维护合法权益的生动案例,同时就居民群众关注的电信诈骗防范、老年人权益保障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讲解。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岗”,由专业律师“坐诊”,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免费法律咨询,针对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发放图文并茂的普法折页和宣传手册。一位阿姨拿着手册说道:“这些案例都是身边事,讲得明白好懂,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怎么依法解决了!”
精准滴灌
守护骑手“权益防线”
工作人员开展“送法上门”来到新就业从业人员工作站点,巧妙利用骑手们的“接单空窗期”,开展短而精的“普法微讲座”。针对外卖骑手群体工作节奏快、法律需求集中的特点,工作人员结合骑手职业特性,重点解读《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关系认定、加班报酬、工伤认定”等内容,通过讲解法律援助中心开启“新就业从业人员绿色通道”帮助当事人获得工伤补偿的真实案例告知大家在受工伤时的维权路径。叮嘱大家要养成收集和保存劳动合同、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账单等证据材料的习惯……干货满满的“普法微讲座”受到了骑手们的一致好评。骑手小李表示:“平时忙得没时间学法律,这次上门讲解太及时了,知道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干活更安心了!”
田间送法
延伸服务“神经末梢”
为破解乡村普法“最后一公里”难题,旬阳市法律援助中心与司法所共同深入各村组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围坐一圈,以话家常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并没有照本宣科地解读法律条文,而是结合农村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婚姻家庭、土地承包、邻里纠纷、农民工工资拖欠等真实案例,用最朴实的乡音俚语,以“讲故事、拉家常”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范围和流程,鼓励村民在遇到法律困难时要沉着冷静、合法维权。宣讲同时,工作人员还向村民发放了精心编制的《法律援助服务指南》宣传折页和普法小礼品,醒目地印有旬阳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地址、联系电话和“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在需要时能“想得起、找得到、用得上”。
此次多场景普法宣传活动,不仅让法律知识在不同群体中落地生根,更搭建起“需求对接、精准服务”的法治桥梁。下一步,旬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将以“法律援助宣传月”为抓手,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普法宣传活动,真正让法治成为群众生产生活的“坚实后盾”。(彭巧玉 )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