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汉滨区人民法院:执行担保破困局 司法为民护民生

7月25日,汉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一起劳务受害赔偿纠纷,为农民工唐某追回了全部赔偿款。

2021年12月,唐某在工地工作的第一天就意外受伤,法院依法判决某公司需支付9万余元赔偿款。然而,面对公司“空壳化”、法定代表人杨某的恶意刁难,唐某的赔偿之路走得格外坎坷,治病与生活的双重压力让他举步维艰。

执行干警首次介入时,发现公司名下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并没有简单“结案了事”,而是主动作为,一方面积极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促使杨某承诺每月支付2000元;另一方面,为解燃眉之急,迅速为唐某申请了5000元司法救助,用司法温情为弱势群体筑牢兜底保障。

当杨某首次违约后,执行干警没有放弃,果断推动案件恢复执行。在恢复执行过程中,杨某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提供执行担保,为后续突破执行困境埋下了重要的法律伏笔。

案件的关键转折,在于执行干警对“执行担保”措施的精准运用。虽然首次执行因达成和解,无法直接追加杨某为被执行人,但杨某在恢复执行时提供的个人财产担保,其行为适用于《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执行担保人财产”的规定。这意味着,即便企业没有履行能力,只要担保人以个人财产提供担保,就必须对债务承担责任。最终,执行干警依法扣划了杨某个人账户存款,将唐某的赔偿款执行到位,案件圆满执结。

从司法救助解急难,到精准运用执行担保,打破执行困局。汉滨区人民法院执行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纸上权益”如何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为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筑起了一道坚实有力的法治屏障。(张金鑫)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