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民主法治

荡秋千摔伤谁之责?公园安全保障义务有边界,家长监护职责不可卸

周末的公园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尤其是儿童游乐区,秋千荡起的弧度里藏着孩子们最纯粹的快乐。然而,市民汪女士一家却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周末,因孩子在秋千上意外摔倒,与公园管理方某市政园林处对簿公堂,一场围绕“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义务边界”的纠纷由此展开。

基本案情

2024年7月的一个傍晚,汪女士带着儿子浩浩(化名)在公园荡秋千,玩耍时浩浩意外从秋千上坠落受伤。汪女士立即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断为闭合性颅脑损伤、右侧锁骨远端骨折,浩浩住院治疗21天,医疗费共计2万余元,后经司法鉴定中心评定为十级伤残。事后,汪女士认为公园的秋千存在安全隐患,要求某市政园林处赔偿其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1万元。

“公园未能及时排除有故障的运动器械,秋千绳断才导致我儿子受伤。”汪女士在与某市政园林处协商时情绪激动,她认为作为公共场所管理者,公园理应保障游客安全。但某市政园林处则表示,该秋千是某民间团体自行设置在河堤护栏外,不属于河堤公园管理范围内,其不应承担责任,拒绝赔偿。协商无果后,汪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

审理结果

法院受理该案后,承办法官走访了相关单位,并实地进行了勘查。经查,该公园秋千绳为金属链条,未显示链条断掉,原告诉称秋千出现故障没有依据。

法院经审理认为,公园的秋千设施符合安全规范,管理方已履行定期检修和警示义务,不存在过错。而汪女士作为监护人,在孩子荡秋千时,明知荡高存在风险,却未全程紧盯保护,未能及时阻止危险行为,对事故发生负有主要责任。最终,法院判决驳回汪女士的全部诉讼请求。本案判决后,双方均服判息诉。

法官说法

“公共场所的安全保障义务不是无限的,不能要求管理者对所有意外都承担责任。”承办法官在判决后解释道,法律设定安全保障义务,是为了督促管理者尽到合理注意义务,但这不等于“兜底责任”。现实中,儿童在公园、商场等场所发生意外时,家长往往第一时间追究场所责任,却忽视了自身的监护职责。这场纠纷的解决,不仅明确了公共场所安全保障义务的边界,也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公共设施带来的便利时,自身的安全注意和监护责任同样重要,唯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更安全的公共环境。(通讯员:汉滨区人民法院 高安琪)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