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检察“双进”工作要求,我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于2月份线下已正式入驻县级综治中心,并派了1名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常驻接访。7月份,在全县18个镇(办),1个人员密集的社区、1个党建联系小区共20个基层组织挂牌设立了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主动融入基层“多元化治理”新格局,凝聚合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山阳、法治山阳,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有推动检察工作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持续推动检察服务全覆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365”工作法和全省检察机关“双进”(线上进入城乡社区,线下进驻综治中心)工作部署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控申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检察服务质效,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化解工作能力,助力基层治理。以推进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进驻镇(街)、村(社区)综治中心工作为抓手,贴近基层群众,延伸检察服务,努力实现检察履职快响应、为民服务零距离、监督触角全覆盖,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依托“检察+网格”工作模式和综治视联网平台,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依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
二、多元联动,深度融合,发挥检察职能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与县平安办、县综治中心、政法各部门的多元联动、分级对应衔接,统筹推进检察工作与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的全面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片区、网格的吸附作用,综合运用联合接访、联合调处、司法救助等工作举措,让每一名群众在网格内就能找到检察官,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推行县综治中心融合检察业务工作模式,选派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检察干警进驻县综治中心,参与矛盾化解工作。与县综治中心人员相互配合、精准对接,依托综治视联网平台和镇(办)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全面拓宽移送涉法涉诉、涉检案件线索渠道,提升检务服务,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健全机制,延伸触角,实现检察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健全检察建议、司法建议反馈落实制度。县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线下延伸至18个镇(街)及部分村(社区),并成立工作站,由镇(街)政法委员兼任联络员,工作站主要履行受理检察机关管辖的举报、控告、申诉案件和法律咨询等,参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研判、化解处置,采用预约接访、带案下访等方式,让群众少跑一里路,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提供高效、便捷的检察服务。各联络员积极沟通联系,推动涉法涉诉涉检类信访矛盾化解等检察职能与综治工作的深度融合,重点对未成年人保护、农民工讨薪、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社区矫正等方面共同发力,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贡献司法力量。近年来,山阳县人民检察院共受理群众信访196件,解答法律咨询热线电话124件次,院领导接访39人次,阅批群众来信30件,带案下访33件,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15件16人,发放救助金35万元。通过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成功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宅基地纠纷、劳务纠纷等各类矛盾纠纷4件。
四、强化宣传,密切协作,全面提升检务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各镇(街)、各单位要充分运用逢四研事、遇事解事、居民说事、网格化管理等制度,统筹防控涉稳风险,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各级综治中心要搭建好工作平台,做好登记和涉检线索的收集整理,实现群众诉求及时反馈到县检察院,便于群众合理诉求及时解决,不合理诉求及时解释到位,力争“见底清仓”、案结事了,最大限度消除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检察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做法、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宣传格局,高效参与社会治理。近两年来,山阳县检察院办理的《马某国家司法救助案》、《徐某印、徐某宝国家司法救助案》、《孙某秀国家司法救助案》,3件国家司法救助案均被省检察院采用为典型案例。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综治中心协作配合,通过常态化组织开展普法活动,加大检察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提升检务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作者:山阳县人民检察院 李宗叶)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