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龙县部分未经许可、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老年代步车(含电动三、四轮车)违规上路行驶现象日益增多。但其车辆本身安全性能差、驾驶人普遍未经培训、安全意识薄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道路交通秩序。
为彻底消除这一“马路隐患”,黄龙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周密部署,采取“源头宣教、路面严查、专业定性、警示教育、依法处理、承诺闭环”的有效治理模式,有力有序开展“老年代步车”专项整治行动。
精准查扣,路面管控“零容忍”
黄龙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组织精干警力,在城区主干道、农贸市场、学校周边等重点区域设立检查点,对违规上路、无牌无证的老年代步车依法进行现场查扣,形成高压严管态势,行动初期即查扣问题车辆60余辆。
专业鉴定,定性权威“有依据”
为确保执法公正严谨,该大队主动邀请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鉴定机构,对查扣车辆逐一进行严格的技术鉴定。鉴定结果明确显示,这些车辆均属于“拼装机动车”或“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范畴,依法不得上道路行驶,为后续处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和技术支撑。
警示教育,以案说法“触灵魂”
黄龙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组织被查扣车辆的车主召开专题警示教育大会。会上,民警深入剖析了近年来黄龙县及周边地区涉及老年代步车的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深刻揭示其惨痛后果和违法成本。集中播放了针对性制作的警示教育片,用血淋淋的事故画面和受害者家属的现身说法,直观震撼地敲响安全警钟。
政策解读,释法明理“解困惑”
车辆管理所业务所长详细解读了国家关于机动车注册登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明确说明老年代步车无法注册登记、不能取得合法号牌的根本原因。法制科民警则重点阐释了驾驶此类车辆上路涉及的违法条款(如无牌无证驾驶、驾驶拼装或报废机动车等)及其对应的严厉法律责任(扣车、罚款、拘留等),彻底打消车主的侥幸心理。
承诺返还,教育引导“显温度”
对于经鉴定确属整治范围、车主纠错态度诚恳且积极配合的车辆,大队创新采取“教育为主、惩戒结合”的人性化处理方式。车主在深刻认识错误、接受安全教育后,现场签订《承诺书》,郑重承诺不再驾驶该违规车辆上路行驶,并自愿采取报废、拆解或内部场地使用等方式妥善处置车辆。在车主签订承诺书后,对车辆予以返还(已明确告知仅限合规处置,不得再上路)。
安全提升,社会反响“更积极”
路面隐患显著消除。 行动开展以来,累计查扣违规老年代步车70余辆。城区主干道等重点区域违规上路老年代步车数量锐减,路面通行秩序明显改善。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通过深入的警示教育与精准的政策解读,广大车主,特别是老年群体,对老年代步车的非法属性和巨大风险有了清醒认识,“不能开、不敢开”的氛围逐步形成。不少群众主动咨询合规电动车的购买和使用事宜。执法公信力有效提升。 专业鉴定确保定性准确,公开透明的政策解读消除误解,人性化的“承诺返还”机制既体现了执法刚性,又传递了法治温度,赢得了涉事车主及家属的理解,也获得了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和好评。
此次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为持续规范低速电动车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黄龙公安交警将持续巩固整治成果,保持常态严管,深化宣传教育,积极探索与社区、街道的联动共治机制,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全力为群众营造更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通讯员:兰靖超 摄影:张涵)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