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米脂县龙镇:这一周他们在干什么?

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人民同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

IMG_256

4月6日,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在郭家砭村开展以“党建共建聚合力 ,乡村振兴谋新篇 ”为主题的乡风文明100行动。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米脂县乡村振兴局、米脂县金融办、龙镇人民政府、平安产险米脂支公司等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IMG_256

以双基共建为纽带,发挥“1+1>2”的功效。活动仪式上,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总经理于晓龙和龙镇郭家砭村党支部书记白小军共同为“党建共建产业致富基地”揭牌。龙镇郭家砭村党支部与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党支部通过结对共建形成“基层党组织+基层金融组织”联动平台,团结双方的基层党组织合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结合郭家砭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的产业帮扶举措,通过发动农户发展产业,实现农户增收致富,全面助力郭家砭村组织振兴、产业振兴。

以“保险+”为依托,助力产业振兴跑出加速度。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活动仪式上,于晓龙代表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向郭家砭村捐赠三万元用于郭家砭村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和小米茶产业发展。后期,平安产险榆林中心支公司将继续通过农技服务入农村、农产品溯源保障以及农产品协销等多种方式支持郭家砭村的建设和发展。产前,以平安产险榆林中支公司的“保险+服务”为依托,提高山地苹果和谷子的产量、质量,同时大力发展小米茶产业。产后,利用“平安好车主、平安好生活商城”等平台,并以“电商+直播”的方式积极拓宽郭家砭村小米茶等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活动后,参加活动的各位领导对郭家砭村部分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了集体慰问,为他们送上慰问品和党的关怀。

春景交至,天地清明,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忆。清明将至,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切缅怀革命先驱的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倡导居民群众文明祭扫,弘扬时代新风,龙镇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精神”—-我们的节日 · 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让缅怀在绿色中延续,用文明引领时代新风。

IMG_256

缅怀先烈,传承精神!松柏苍翠映陵园,丰碑矗立怀英魂。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和机关党员干部来到龙镇烈士陵园,向英雄致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献一束花、扫一片叶,怀着对烈士们无比崇敬的心情,大家依次绕行瞻仰烈士墓,为革命先烈献上鲜花,并鞠躬默哀,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无限的哀思和敬意献给长眠于此的英烈们。

传承精神,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用特殊的方式,将红色精神、革命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在烈士纪念碑和鲜红的党旗下,大家高举右手,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共产党员心中的那份初心和使命。

瞻仰烈士,感恩英雄!为弘扬英烈事迹,引领崇尚、缅怀、学习、捍卫英烈的社会风尚,龙镇九年一贯制中学师生集体前往龙镇合流咀烈士纪念碑前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全体师生挺直身躯,伫立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庄严肃穆地缅怀烈士,感恩英雄。在老师代表的带领下,庄严宣誓: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传承民俗文化,文明寄相思!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进家风乡风文明建设,清明节来临之际,龙镇各村纷纷开展“清明节蒸面燕,文明寄相思”主题活动。清明节蒸面燕,捏的是面燕,传承的却是习俗和家风,寄托的更是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恩。

4月3日,龙镇召开2023年统战工作安排部署会,会议由镇党委书记郝永军主持,镇全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会上,统战委员刘薇传达了全市民族宗教局长会议精神,并安排部署了近期统战工作任务。

本周,镇巩衔办为农户发放部分庭院经济项目葡萄苗子。

IMG_256

本周,镇党委副书记杜育健进村入户调研庭院经济工作,指导村民规划、栽植苗木,抢抓有利时机确保成活率。(供稿:米脂县龙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