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总是在不断前进,而在这前进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人和事值得我们回忆和铭记。在咱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文章和课文涉及到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内容。每个少年都该奔赴一趟延安,去聆听咱们党在这里书写过的伟大华章,去感受革命先辈们在这里留下的伟大足迹,去重温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时代青年如何用热血追逐理想,用行动践行使命,奔赴延安,追寻梦想。为此,近日,甘泉县第四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举行以"追寻红色记忆 传承革命薪火"为主题的红色研学活动。

第一站:延安博物馆——倾听历史的心跳
延安博物馆陈列展览以临时展览、互动体验区为补充,构建立体而多样的展陈传播体系,全方位展示延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浓郁的民俗灿烂的文化,为延安建设一处新的文化地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课程任务:了解延安历史自然展示的空 白,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延安民俗文化,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延安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平台。从3万年前的“黄龙人 ”生活开始,一直延伸到新时期的民族复兴。以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第二站:红街观剧——《再回延安》
《再回延安》是一部沉浸式情景体验剧,属于戏剧范畴,但采用了创新的行进式观演模式,区别于传统话剧形式。这是一部红色的沉浸式演出,观演者和演员可近距离互动当观众亲手抚摸头顶的五星红旗,那种震撼达到顶峰。情景剧突破传统的观演形式,让观演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剧中情节,以普通老红军的视角,回忆革命战争年代经历的那些刻骨铭心的激情岁月,特别是红军长征中经历的爬雪山、过草地,惹人泪下又催人奋进……观演者无不动容,深受触动。

第三站:延安科技馆——探索全新的奥妙
延安市科技馆展示主题为“探索•科技•未来”,设儿童科技乐园、基础科学、能源化工、高新科技、人体与健康、圣地科技之光、海洋生物、军事科普8大展区,生物、机器人、航模、探客工坊4个科学工作室和1个机器人竞赛中心,共有209件展品展项和168件动植物标本。是“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延安市科普教育基地”;是中共延安市委党校、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孩子们在这里彻底放松,体验科学带来的震撼和奇妙,这里是孩子们乐园,也是他们的第二课堂。
第四站:枣园革命旧址——纪念前辈先贤
枣园革命旧址是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原是一家地主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成为中央社会部驻地。在此驻地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孩子们虽然还不太理解革命前辈经历的那段峥嵘岁月,但看着孩子们敬仰的表情,他们一定也深受感触: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第五站:登宝塔山——梦回延安
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历史文物与革命旧址合二而一的著名风景名胜区,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山高1135.5米,山上宝塔建于唐代,现为明代建筑,高44米,共九层,平面八角形,楼阁式砖塔,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这座古塔成为革命圣地的标志和象征。当我们的学生站在宝塔山下,都不自觉吟诵: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我们爱这片革命的沃土,也更爱养育我们的黄土高原。

此次研学不仅是一次校外课堂,更是洗涤孩子们的心灵之旅,它纯净了师生的灵魂,更坚定了我们每个人的信念。我们要追忆峥嵘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挫折,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在这些峥嵘岁月里,有无数的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奋斗终身。他们的故事和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和传承的。例如,《再回延安》里,以刘宝顺的视角给我们展现了无数革命英烈为胜利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让人泪目、震撼。
因此,咱们不仅要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更要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它包括坚定信仰、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等品质。这些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也是我们在新时代下继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最后,咱们要将革命精神和时代背景相结合。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革命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和意义。因此,需要将革命精神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革命精神。
总之,“追忆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和观看情景剧,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精神的内涵和价值。让咱们的课堂去触摸历史的心跳,让孩子们紧随历史的车轮,稳稳走向美好的明天!(供稿:甘泉县第四小学)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