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数字赋能让检察监督智慧之眼“亮”起来

府谷县人民检察院深入贯彻最高检数字检察战略部署,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检察监督工作,通过创新监督方式、构建数据共享机制、充分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让检察监督之眼更加敏锐、精准,为守护公平正义、服务府谷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一、科技强检,构建多元监督新方式

(一)打造“智慧取证”利器

府谷县检察院积极推进科技强检战略,率先建成榆林市检察机关首家“公益诉讼检察快速检测实验室”,配备土壤养分速测仪、重金属检测仪、食品安全检测等多套先进设备,为公益诉讼办案取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技术人员可利用这些设备进行现场采样检测,快速获取数据,为案件线索初查提供及时有效的判断依据和导向指引 ,让检察官办案更有底气。

此外,为应对县域工业企业分散、环境污染流动性和跨区域性强的特点,该院引进无人机等新科技设备,2名干警取得无人机多旋翼飞行驾驶证,运用无人机对黄河府谷段108公里进行高空巡查、拍照取证,有效解决了传统调查取证方式的局限。该案的成功办理彰显了科技手段在公益诉讼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启“云端监督”模式

借助信息化技术,府谷县检察院积极探索“云端监督”模式,通过建立远程视频监督系统,实现对监管场所、行政执法活动等的实时监督。在刑事执行检察领域,利用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检察官可以随时查看看守所内的监管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监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在行政执法监督方面,与部分行政机关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时获取行政执法数据,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行为进行监督,有效提升了监督效率和精准度。

二、数据融合,夯实数字监督根基

(一)打破“数据壁垒”

数据是数字检察的核心要素。为破解数据应用与共享难题,府谷县检察院主动作为,内外突破。在检察机关内部,成立数字检察工作领导小组,精选检察骨干,组建数字检察办公室,负责模型应用及技术运维,同时主动“上门送课”,为各条线干警讲授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技巧,推动数字检察理念内化为司法办案“潜意识”,将数字监督模型转化为可操作、可复用的“工具书”。在对外协作拓展中,积极与公安、法院、市场监管、环保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整合各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了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检察业务的大数据资源库,为数字监督模型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二)深挖数据价值

在汇聚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府谷县检察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能够快速筛选出异常数据和潜在的监督线索。如:利用市院推广的“职业放贷人监督模型”“公民违规代理监督模型”,发现民事检察类案监督线索11起,有效提升民事检察监督精准度。同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能发现相关制度和管理中的漏洞,为检察机关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提供有力依据,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三、模型驱动,法律监督质效明显提升。

(一)强化应用,提升法律监督模型办案质效。

2025年以来,府谷县检察院应用模型19个,成功办理案件29件,取得良好效果。例如在使用“民事裁定书适用法律错误监督模型”过程中,对县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2022年至2024年生效民事裁判文书,进行大数据检索,发现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适用、引用错误问题共计783件。针对上述问题,府谷县检察院依法向县法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县法院开展“规范裁判文书法律适用,提升案件审判质量专项活动”,建立“承办人主责+院庭长阅核+审管办常态提醒”的案件审判阅核机制,落实监督提醒机制。

(二)注重数据分析,推动类案监督与治理。

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不仅能够发现个案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同类案件数据的分析,实现类案监督和系统治理。例如,在办理多起企业环境污染案件后,府谷县检察院通过对这些案件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发现了部分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运行以及环境监管等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随即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开展全县范围内的企业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完善监管机制,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 。

四、数字便民,拓宽线索收集渠道

(一)搭建“随手拍”平台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检察监督的积极性,拓宽案件线索收集渠道,府谷县检察院在官方公众号上开设“公益诉讼随手拍”专栏,鼓励群众通过手机拍摄照片、视频等方式,举报身边的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文物保护等公益诉讼线索。群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检察机关,实现了检察监督与群众监督的有效衔接。自该平台上线以来,已收到群众举报线索32件,其中多起线索经调查核实后立案办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通过平台发现府谷县新民镇明长城“镇羌堡”文物遭到破坏的线索后,检察院迅速展开调查取证,并依法向相关行政单位发出诉前检察建议,促使文物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原状,该案被最高检评为“十大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二)完善12309检察服务热线

进一步优化12309检察服务热线功能,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群众可以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登录12309检察服务平台等方式,向检察机关反映问题、咨询法律政策、进行控告申诉等。同时,府谷县检察院加强对热线数据的分析研判,从中梳理出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监督重点和方向,更好地回应群众关切。

数字赋能让府谷县检察院的检察监督质效实现了质的飞跃,监督的广度、深度和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未来,府谷县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数字检察建设,不断探索创新数字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持续提升法律监督能力和水平,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府谷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检察力量。 (府谷县人民检察院 高海林)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