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靖边县博物馆的展柜中,静静地匍匐着一件来自汉代的青铜器——汉三釜穴铜龟灶。它长仅21厘米,宽15厘米,却承载着两千年前人们对于“另一个世界”最完整的想象与最美好的祝愿。
它不是普通的厨具,而是一件“冥器”,是专门为陪伴逝者而制作的随葬品。在汉代“事死如事生”的观念里,逝者将在一个未知的世界继续生活,而这只铜龟灶,就是为了保证他在彼岸也能衣食无忧,炊烟不断。

细细端详这件宝物,你会发现汉代工匠无与伦比的巧思:
龟为灶台,长寿稳固🦾:整个灶体被巧妙地铸成一只乌龟。在中国文化中,龟自古就是长寿、吉祥与通灵的象征。以龟为灶,寓意着墓主人在彼岸世界的基础稳固,生命永续。

• 三釜设计,生活富足:龟背(灶面)上有三个锅位(釜穴),前两小后一大,可能对应着不同的烹饪用途🍲。这“三釜”齐备的景象,正是汉代人对家庭富足、饮食丰盛最直观的体现。
• 兽面烟囱,神秘威严:最引人注目的是,伸出的龟首作为烟囱,其开口被塑造为一个威严的兽面纹🐉。这不仅让烟火排出有了合理的通道,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力量感,仿佛这只神龟能沟通天地,护佑亡灵。

当我们在博物馆中凝视它时,不妨想象这样一幅画面:在汉代的墓葬中,这尊铜龟灶被安置在墓主身旁,它虽未曾真正燃起灶火,但那昂首向前的兽面烟囱,仿佛已有一缕无形的青烟☁️,携带着祈祷与思念,直通那个理想中的神仙国度🏞️。
它集实用器物的写实与神话想象的浪漫于一身,是汉代青铜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更是解读汉代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
当您路过靖边县博物馆,不妨走进这里🏛️,去寻找这只沉睡千年的青铜龟。它不只是一件文物,更是一封来自两千年前的 “情缘”,上面写满了对于生命永恒与幸福安康最朴素的渴望。(供稿:靖边县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