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榆阳区文化馆:关于文化,关于书香,关于榆阳……

打开一本书,就打开了一座城。

榆阳,一方承载着深厚底蕴的热土。边塞的豪情、交融的印记、奋进的足音在此汇聚,塑造出鲜明的城市基因。而弥漫全城的,是那无处不在的书香——它是街巷随处可见的书房,是校园朗朗的诵读之声,是城市蓬勃的文化律动,滋养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合上书本,走进榆阳,遇见文脉绵长,细嗅书香之韵,探寻城市之光。

IMG_256

古今华章,厚植榆阳

古老的榆溪河如一条绿色玉带,蜿蜒在厚重与诗意并存的陕北大地上,在这条河的沿岸,在黄土高原的苍茫与塞上江南的灵秀之间,有一块7053平方公里的土地,这里是榆阳。

IMG_256

古与今、新与旧,所有事物交迭着岁月的光芒,赋予这座城市在时代长河中行走的底气。

这里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台;这里有南腔北调、兼容并蓄的传奇;这里是老舍笔下的“小北京”,留住了过去,也传递着生活的意义。

IMG_256

万里长城巍然伫立、榆溪河水潺潺不息,将岁月的执着回响天地;榆林卫城、镇北台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承着城市的文明记忆。

历史底蕴的源远流长、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留下了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址,也凝结出无数熠熠生辉的时代印记。

IMG_256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要多少闪耀的标签,才能够定义这座城?当你站在这片土地上,便会有答案。

榆阳,走过了历史,走出了精彩,走向了未来。

书香沁城,悦读榆阳

无论何时,星元图书馆阅览室内总是座无虚席。备考的学生、自由职业者、退休的老人……每个人都拥有一方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IMG_256

从纸质文献到数字资源,从图书阅读到影音赏析,从书架书桌到数字听书机……随着时代的脉搏跳动,榆阳区图书馆不断蜕变升级,拓宽服务边界,悉心呵护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有趣灵魂。

IMG_256

榆阳区以阅读为纽带,全力构建普惠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建成星元图书楼以及星元图书楼分馆44个,一中分校城市书房、长安路城市书房、喜洋洋城市书房等8个,形成覆盖城乡“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三级服务体系。

IMG_256

截至2024年12月,星元图书楼总分馆体系中的所有阅读场馆、各公益类图书馆共接待读者超33万人次,文献借还20万册次以上,相关服务指标居全市前列。

从校园到街区,从城市到乡村,便捷的阅读空间悄然融入人们的生活,让知识触手可及,让书香浸润城乡每个角落。

全民共享,幸福榆阳

颜值与气质并重,形象与内涵并存。

榆阳区深度挖掘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乡土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元素在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中创新融合、相得益彰。

IMG_256

陕北民歌博物馆、榆阳区文化馆、榆阳区非遗展示馆等一处处文化地标,榆溪河生态长廊里的人文印记,榆林古城里的常态化演出,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4.23日世界读书日——“大美榆阳 陕北之窗 书香之城”榆阳区2025年缤纷四季全民阅读活动,榆阳区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IMG_256

高品质的公共文化设施次第建成,大力度的文化惠民活动层出不穷,高质量的文艺精品精彩纷呈,榆阳区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福祉为依归,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让文化惠民更有温度,实现城市“有里有面”,发展“有形有神”,生活“有滋有味。”

IMG_256

文化润物无声、润泽人心,从过去到现在,从此刻到未来,它的故事从未停歇,它让美好生活的成色更足,也让文明榆阳的底色更亮。(来源:文明榆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