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陕西“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课题组”一行莅临渭南市开展专项课题调研。本次调研由安康市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孙安东带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省图书馆馆员万行明,安康学院图书馆文献信息教研室主任、研究馆员段昌华等开展调研。渭南市图书馆馆长赵凯,华州区文化和旅游区副局长杨义君,华州区图书馆馆长赵红利等陪同调研。

课题组以“实地走访+深度座谈”的立体化调研模式,全方位、多维度考察渭南市城市书房、校园分馆、特色文化空间等新型公共文化载体的建设运营成效。上午,调研组深入华州区子仪大街城市书房、城关小学分馆、皮影博览园分馆,细致考察空间规划布局、硬件设施配置与公共服务供给情况,重点聚焦城关小学分馆“文化育人+公共服务”的创新融合路径,及皮影博览园分馆以非遗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场景构建成果,高度肯定其为公共文化提质增效与传统文化活化传承提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渭南样本”。下午,课题组先后走访渭南市图书馆、市民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市政府政务大厅阅读点、沙舟文化城市书房、八度音域分馆、中国电信分馆等点位。对市图书馆作为区域文化枢纽,牵头构建“总分馆”联动体系的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认可,为场景化阅读点“公共服务+文化阅读”的嵌入式融合模式给予高度评价,肯定特色分馆多元主体共建、市场化运营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认为该发展路径诠释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可达性与创新性。

此次调研指导,既肯定了渭南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效,更精准锚定我市公共文化工作优化坐标、明晰进阶路径。后期,渭南市图书馆将推动空间从“有”到“优”、从“优”到“精”跃升,让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构建彰显渭南底蕴、契合时代脉搏的文化新生态,满足群众精神文化向往,为文化强市注入强劲动力。(孙银平)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