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秋冬季校园安全风险叠加、传染病高发的双重挑战,旬阳市麻坪镇中心学校锚定“提前预判、广泛浸润、精准破局”核心目标,以“部署、宣传、施策”三维发力,为师生安全与校园稳定织密筑牢“防护网”。
“早”字当头,专题部署明权责,未雨绸缪筑根基。学校打破“事后补救”惯性思维,提前召开秋冬季安全工作专题部署会。会议不仅精准传达上级防控与安全工作要求,更结合校园实际绘制“安全风险热力图”——标注食堂操作间、教学楼楼梯转角、校门口接送区等12处高风险点,细化传染病防控、环境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重点领域“责任清单”,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明确到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方向、有抓手、无盲区。
“广”字发力,多维宣传融日常,安全意识入人心。构建“班会+阵地+讲座”立体化宣传矩阵,让安全知识从“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吸收”。
班会“沉浸式互动”,以“秋冬安全小课堂”为主题,学生化身“安全小卫士”模拟“发现同学发烧怎么办”“上下学过马路避险”等场景,再通过安全知识竞答赢取“防护小勋章”,让安全意识在趣味参与中扎根。
阵地“常态化提醒”,校园广播每日早间、午间播报“安全小贴士”,内容用“勤洗手,病毒走”“开窗通风,空气流通”等口语化短句;电子屏滚动“趣味安全标语”,实现安全宣传“抬头可见、侧耳能闻”。
讲座“专业化解惑”,邀请疾控专家开展“秋冬健康保卫战”专题讲座,针对师生关心的病毒传播、应急处理等问题现场答疑,用专业知识破解防护困惑。
“准”字托底,靶向施策破难点,家校同心守平安。
环境“精准消杀”,制定“重点区域消杀清单”,定期对教室门把手、食堂餐具、卫生间等高频接触点加密消毒,严格执行教室通风制度,要求班主任每天早读前、午餐后、放学后各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滋生风险。
健康“动态监测”,建立“学生健康台账”,通过晨午晚检实时追踪学生体温与身体状况,对因病缺课学生实行“每日回访”,做到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置。
家校“协同防控”,发起“家校安全公约”倡议,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配套秋冬季传染病预防要点、孩子生病后护理建议及防控知识短视频,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形成家校同心的安全合力。(供稿:阳市麻坪镇中心学校)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