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温情涌动。为将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精准送达,构筑家校协同育人的坚实桥梁,11月4日,石泉县曾溪镇中心小学正式启动“双线走访”活动,组织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深入辖区各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倾听需求,用情传递关怀,为学子成长护航,为乡村教育筑基。
政策入户,织就民生保障“宣传网”

家访,是连接学校与家庭的温情纽带,也是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走访中,教师们化身政策“宣传员”,与家长围坐一堂,亲切交谈,细致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与实际需求。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解读国家“两免一补”等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惠民政策家喻户晓、应享尽享。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答疑等方式,学校构建多维立体的宣传网络,有效提升政策知晓度与透明度,让国家关怀如阳光般照进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
精准识别,构建学生成长“支持链”

精准,是资助工作的生命线。学校以此次实地走访为契机,动态更新学生成长档案,实现对不同需求学生的精准识别与分层关怀。对于家庭经济暂时困难的学生,确保资助资源“雪中送炭”;对于留守儿童及需要心理支持的学生,则给予持续的情感关怀与精神激励。这种“一人一策”的关怀模式,将资助工作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起坚实的支持链条。
家校协同,共绘立德树人“同心圆”

教育的伟力,根植于学校与家庭的同频共振。家访过程中,教师们不仅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业表现与点滴进步,更与家长共同探讨科学的教育方法,交流育人心得。一次次坦诚的对话,凝聚起家校之间的信任;一份份详实的记录,承载着对学子未来的共同期望。这种深度的家校互动,有效凝聚了育人合力,共同描绘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心圆”。
此次“双线走访”,访出了真情,访出了实效。它传递的不仅是政策的温度,更是教育的深度与未来的希望。下一步,石泉县曾溪镇中心小学将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以更精准的举措和更温情的服务,护航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为乡村的明天注入希望的源泉。(郭思)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