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延川县杨家圪坮:村事有人管 村务更透明

“现在村里遇事就有人管,就连办身份证都不用出远门,民警送证到家门口!”在延川县杨家圪坮镇,村民们朴实的话语里透着踏实感。

近年来,杨家圪坮派出所紧紧围绕“抓标准、促规范、强智慧、优服务”的核心主线,探索出“交所融合”“网格共建”“科技赋能”为一体的乡村特色警务模式。近三年来辖区始终保持平安稳定,未发生刑事案件;2025年以来,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率持续提升,平安防线稳稳筑在村民家门口。

IMG_256

“交所融合”:破解警务“散弱”难题

针对派出所与交警中队同辖区却“一墙之隔、各自为战”,且职能单一、警力不足、资源分散的问题,杨家圪坮派出所2023年以“党建+交所融合共治”为核心,推行“四个一管理”模式,由一个单位统筹,派出所所长任联合党支部书记,交警中队长任副书记,增设2名副所长打破警种壁垒,将“五指分散”的警力拧成“聚指成拳”的合力。

通过“交管送教+所队联训”,所里民警实现“一警多能”,既能蹲田间调解宅基地纠纷,又能在村口核查无牌三轮车,还能同步发放反诈、交通安全宣传册,一趟出警解决“好几件事”。再加上“指挥一张图”整合监控与卡口数据,警情、巡逻点一目了然,警力调度效率提升近半。2025年1月至今,接处警量从去年同期165起降至121起,行政案件从24起减至16起,“散、弱、慢”的老问题彻底改观。

IMG_258

网格共治”:织密乡村平安网

针对辖区17个行政村散居山坳的情况,杨家圪坮派出所搭建“三三四亲情网格”,由村书记+包村民警统筹大事、村小队长负责片区事务、乡贤与老党员传递民情办实事,层层联动实现治理无空白。

网格管理推行“真心沟通、耐心服务、细心排查”的“三心工作法”,春耕时跟着民警到田间护苗防纠纷,秋收时重点排查粮食存放安全,节假日走村入户宣传防火防盗,服务完全跟着农时转。为调动网格长积极性,所里制定“日积分、月评比”制度,月底评选“优秀网格长”,不少老党员、乡贤网格长主动上门服务,老人们常感慨:“以前缴医保、办补贴得往镇上跑,现在网格长每月上门登记办理,省心多了!”

矛盾化解也有妙招,创新的“三四五工作法”让纠纷化解在萌芽,先由网格长上门调解,调解无果再由民警接手,遇复杂情况就联合村两委、乡贤、司法所共同商议。2025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纠纷39起,较2024年提升11%;派出所还与延长县交口派出所开展“五桥共建”,通过警力互助、信息互通,跨区域安全隐患及时被处置,进一步筑牢乡村平安防线。

IMG_259

“科技赋能”:把服务暖到民心

聚焦辖区11个农业产业园安全需求,杨家圪坮派出所安装65路“智慧安防”监控,可实时查看园区情况。2025年夏天,监控抓拍到有人在苹果园偷摘果子,民警及时赶到制止;初秋又通过监控化解两起农户田间地界纠纷,群众都说:“有了这‘电子眼’,种地更安心。”

服务民生细节更暖心,户籍室设“暖心警务会客角”,备好饮水机、老花镜、办事指南;墙上贴“码上办”二维码,扫码可查户籍流程、预约业务,避免反复跑腿;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所里开通“24小时上门服务”,民警携设备上门办户籍、送证件。2025年以来,已上门服务18次,“码上办”办理46件业务,村民办事效率提升60%,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IMG_261

从“被动接警”到“主动防控”,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杨家圪坮派出所的警务创新,为辖区平安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派出所将持续优化“交所融合”“网格共治”模式,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让乡村平安更有保障,村民生活更安心。(来源:延川县杨家圪坮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