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班级的 “灵魂工程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重要引航者。为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与教育管理能力,延安无锡实验学校已顺利开展五期班主任培训,每一期都聚焦不同核心主题,为班主任们带来了一场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 “教育盛宴”。
第一期: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榜样为灯照前路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培训开篇,我们以全国优秀班主任钱德仁为榜样,深入探讨 “作为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教育家精神”。
钱德仁老师深耕教育领域多年,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教育情怀投身班主任工作。他所带的班级,即便生源基础较弱,也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进步,多次获评优秀班集体。培训中,我们细致研读了钱老师的教育案例:他通过精准的学生情况调查,全面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与心理状态;以 “不让一个人掉队” 为目标,为班级制定清晰的成长计划;用严谨的班级日志记录日常,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细节……
这场培训让班主任们深刻认识到,践行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融入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之中 —— 是对每一位学生的用心呵护,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是用自身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的自觉。
第二期:凝聚班级力量,共筑愿景与价值观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更是他们成长的 “精神家园”。第二期培训围绕 “班级的愿景和价值观” 展开,引导班主任重新思考班级的定位与意义。
培训指出,班级的发展经历了从 “工具化” 到 “人格化” 的转变。在核心素养时代,班级应拥有独立于教学之外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健全人格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目的。我们明确了使命、愿景与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使命是 “我能让别人得到什么”,愿景是 “我自己能得到什么”,价值观是 “如何确保使命与愿景得以实现”。
同时,培训还分享了构建班级愿景与价值观的实操方法:通过《我理想中的班级》征文活动收集学生真实想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班主任梳理归纳班级目标,将愿景高度概括为富有激励性的表述(如 “我们是一家人,每个人都很重要”);确定价值观并排序,使其成为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一系列方法,为班主任打造有温度、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提供了清晰路径。
第三期:解码班级管理,以“简” 驭 “繁” 提效率

“班主任既是领导者,也是管理者。” 第三期培训以 “如何理解班级管理” 为主题,为班主任们破解班级管理中的难题,传授高效管理的智慧。
培训提出,班级管理的核心在于把握 “规则、程序、问题解决” 三大关键。规则要少而精,如同交通规则中的 “靠右行走、红灯停绿灯行、车让人”,班级只需明确时间、安全、秩序、卫生、交往等核心规则,避免班规臃肿难以执行;程序要细而实,将抽象要求转化为具体动作,例如把 “打扫卫生” 拆解为 “清洗工具 — 清洁讲台 — 清扫地面 — 拖地收尾” 等步骤,让学生清晰知晓 “怎么做”;问题解决要防患未然,通过设立 “学习期”(规则执行前 1-2 周),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而非惩罚,从源头减少问题发生。
此外,培训还引入 “奥卡姆剃刀原理”,强调 “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班级管理无需追求复杂的技巧,而是用简单有效的方法聚焦核心问题,让管理回归本质,为教育教学留出更多空间。
第四期:破解课堂难题,巧治“乱说话” 现象
“上课乱说话” 是许多班主任头疼的问题,第四期培训针对性地聚焦这一主题,从问题根源到解决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
培训首先为 “乱说话” 现象精准定义:这是学生 “有强烈的表现欲,又缺乏规则意识,在课堂缺乏吸引力和参与感” 的综合体现,若处理不当,还可能引发群体效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四大核心解决策略:
满足表现欲:每天安排时段让学生充分运动释放精力,课堂设计挑战性任务,避免学生无所事事;
内化规则意识:明确 “乱说话” 与正常发言的界限,设置一周 “学习期” 训练学生对铃声的反应,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共同维护课堂秩序;
提升课堂吸引力:教师精心备课、把控课堂节奏,通过让学生动笔练习、齐读课文等方式增强参与感;
营造良好群体环境:避免 “法不责众” 式惩罚,个别学生说话时表扬遵守纪律的同学,对屡教不改者采取适度隔离并引导班级舆论共同帮助。
这些策略既有理论支撑,又有实操方法,为班主任有效管理课堂纪律、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期:拥抱AI 赋能,让教育故事更精彩

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教育效果?第五期培训以 “AI 助力,故事更精彩” 为主题,通过 “午休橡皮事件” 的案例分析,展现了 AI 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创新应用。
培训中,我们详细回顾了 “午休橡皮事件” 的处理过程:一名初一学生因索要橡皮与同学发生冲突,出现不当行为。班主任最初按常规思路处理,后通过 AI 四次赋能优化教育方案:第一次 AI 帮助 “锚定重点”,指出需关注青春期男生的心理特点,避免公开处理,保护学生自尊;第二次从 “说理角度” 优化对话,减少评判性语言,增强引导性;第三次引导学生 “换位思考”,让其意识到行为对他人的伤害;第四次聚焦 “对话艺术”,确保教师逻辑连贯、态度一致,避免借助身份 “说硬话”。
这场培训让班主任们深刻体会到,AI 不仅是工具,更是教育决策的 “智慧伙伴”。它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洞察学生需求、优化教育方法,将一个个 “教育事故” 转化为 “成长故事”。同时,培训还提出 “问商”(通过精准提问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时代班主任的必备素养,鼓励大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提问能力,借助 AI 赋能教育创新。
当前班主任培训仍在持续推进,后续我们还将聚焦更多教育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班主任们提供更精准的指导。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将培训所学转化为实践,用智慧与耐心,打造有秩序、有温度的班级,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曹晓宇)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