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黄龙县三岔镇:汇聚慈善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在推动慈善事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实践中,黄龙县三岔镇立足镇域实际,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探索出“精准服务+深度调研+长效赋能”的志愿服务新路径,为辖区民生提质、村庄发展注入实打实的温暖动能。

IMG_256

聚焦“急难愁盼”,让志愿服务有温度

志愿服务的核心在于“雪中送炭”,三岔镇始终将群众实际需求作为行动导向。在各村活动中,志愿服务队不搞“形式化帮扶”,而是深入困难老人、困境家庭家中,既解决“看得见”的难题——帮助清扫巷道、整理庭院,改善居住环境;又解决“最急需”的需求——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基本生活压力。

IMG_261

同时,镇村干部牵头与困难群众、孤寡老人面对面座谈,详细询问健康状况与生活诉求,让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村民的一句“心里特别温暖”,正是对“走心”服务的最佳认可,也印证了志愿服务唯有贴近民心,才能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

锚定“长效赋能”,让慈善力量有深度

志愿服务不止于“一次性帮扶”,更要为村庄发展搭建长效支撑。通过实地走访各村,与村“两委”深入交流,精准掌握各村家园建设成效与群众潜在需求,明确了“资金+技能+资源”三位一体的赋能方向。

在资金保障上,计划向上争取慈善专项扶持资金,同时整合镇域自有资金,用于各村设施升级与活动开展,夯实幸福家园硬件基础;在能力提升上,聚焦村级慈善工作站管理能力,通过组织镇内业务骨干培训、优秀村经验分享等方式,让各村拥有“自己管、自己办”的能力;在资源链接上,由镇政府牵头搭建结对帮扶平台,引入县域医疗、教育等专业团队常态化下沉各村服务,破解乡村优质资源短缺难题。这种“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让慈善力量从“短期输血”转向“长期造血”,为村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激活“精神内核”,让志愿精神有广度

志愿活动不仅为各村带来物质帮扶与资源支持,更在镇域内种下了“雷锋精神”的种子。村支书常建立感慨“年轻人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更高了”,正是活动精神价值的生动体现。通过评选“镇域志愿之星”、开展“志愿故事分享会”等方式,引导村民从“受助者”向“参与者”转变,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IMG_267

未来,黄龙县三岔镇将持续联动县域社会力量,推动慈善资源向各村倾斜,以更精准的举措、更温暖的行动,助力辖区村庄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民有乐居”的幸福愿景,让志愿服务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温暖底色”,让慈善之光点亮镇域每一个村庄角落。(郭佳莉)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