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镇巴县兴隆镇:以人才引领驱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镇巴县兴隆镇党委围绕全县乡村振兴规划,锚定“人才是第一资源”战略定位不松劲,以“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紧扣“人才振兴”关键环节,通过“引凤还巢、育才强基、留才兴业”三大工程,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让“茶栖小镇”焕发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IMG_256

党建强基,编程乡村振兴的“人才密码”。为打造乡村振兴引擎,把党员培养成产业带头人,兴隆镇启动新一轮“双培双带”工程,先后将16名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将48名党员培育成产业带头人。竹园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胜云带领村民发展林下经济,建成天麻等中药材基地,户均增收6000元。茅坪村返乡知识青年黄山川在镇村的支持下,建成了肉牛养殖基地,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兴隆镇坚持党建领航,精心打造人才生态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筑巢引凤”的关键抓手,大力构建“党建+人才+产业”的良性生态,通过政策引才、平台聚才、服务留才的全链条机制,让昔日的“劳务输出大镇”蜕变为“人才集聚高地”,目前,全镇先后涌现出乡土创业人才63人,带动就业2000余人,人才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强大动能。

IMG_256

擂台选将,开启人才振兴“兴隆实践”。 坚持政策赋能,积极构建返乡创业“强磁场”。镇党委通过“双招双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创业场地、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政策礼包”,深挖“乡土人才富矿”,以“主题党日+科技兴农”为载体,搭建返乡创业平台。汉中市人大代表、大学生李田放弃城市高薪,回乡创办楮溪源国家3A景区,开辟出农文旅茶一体化发展新路,带动200余户茶农增收;“燕姐腊味”系列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电商达人“跑山阿红”通过直播带货,年销农特产品超千万元,成为“新农人”标杆。

IMG_256

选送培育,田间地头走出“土专家”。 各村(社区)结合实际,依托镇巴县丰兴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技术支撑,建立“魔芋栽培技术学校”,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等地的专家驻镇指导,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00人次。开展送技术到田间地头活动,选送技术骨干到专业基地和大专院校学习,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培育本土人才,该镇竹园村魔芋种植大户张友堂通过培训,掌握了魔芋抗旱技术,带动周边38户农户魔芋亩产提高20%以上。 (段明才)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