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卫生院:暴雨山路上的生命接力

凌晨三点的夜,本应是万籁俱寂的沉睡时刻,可一阵急促到近乎颤抖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医院的宁静。“医生!求求你们!我父亲胸痛一个多小时了,能不能把他送到上级医院……” 电话那头,患者家属的哭腔里满是绝望与期盼,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急救任务,更是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践行 “我为群众办实事” 承诺的生动战场。

接到求助后,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丝毫不敢耽搁,带着急救设备火速赶往患者家中。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情况危急。医生进行紧急治疗。经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还伴有高血压 2 级很高危,每多耽误一分钟,生命就多一分危险,必须立刻转运至上级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IMG_256

山路本就崎岖难行,长时间的大雨更是让路况变得未知。面对家属的顾虑,谭医生紧紧握住家属的手,眼神坚定而有力:“请放心!有我们在,无论多难,肯定能把老人安全送到医院!” 简单的一句话,传递着医者独有的担当与温度,瞬间安抚了家属慌乱的心。

转运之路,果然充满了艰险。当救护车行驶到一段山路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揪紧了心 ,大量落石堵住了去路,其中两块数百斤重的巨石落在路中央,将救护车的去路死死挡住。救护车司机连忙建议:“不行就回去换条道吧!这么大的石头,咱们没工具根本搬不动,换道虽然得多花一个小时,但总比在这耗着强啊!”

IMG_256

“不行!病人的时间耽误不得!多等一分钟就多一分危险,我们一起使劲,一定能把石头挪开!” 谭医生的话语掷地有声,没有丝毫犹豫。话音刚落,他率先推开车门,开始清理碎石,医护人员和司机也立刻跟上,纷纷加入到徒手搬石的 “战斗” 中。

泥泞裹住了他们的鞋裤,尖锐的石块划破了手掌,可他们全然不顾。谭医生一边搬着石头,一边大喊:“群众的生命安全就是命令,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再加把劲!” 大家手挽手、肩并肩,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 碎石被不断搬开,可那两块数百斤的巨石依旧纹丝不动。他们没有放弃,轮流发力,手掌被磨得通红,可没有人喊一声累、说一句苦。

IMG_256

终于,在所有人的合力之下,最后两块巨石被成功挪开,一条狭窄却珍贵的 “生命通道” 出现在眼前。此时的他们,早已汗流浃背,手上布满血痕,衣服上沾满了泥污,可他们顾不上片刻休息,立刻回到车上,继续赶路。最终,患者被安全送达上级医院,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一夜,山路崎岖,却见证了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最动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没有超能力,却以双手为刃,劈开阻碍生命的巨石;以信念为光,照亮患者前行的希望之路。白大褂上的泥渍,是他们与困难抗争的印记;手掌上的伤痕,是他们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的勋章,更是 “我为群众办实事” 实践活动中最温暖、最动人的答卷。

这场深夜中的紧急救援,只是石泉县熨斗镇中心卫生院践行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一个小小缩影。为了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我们不断优化就医流程,减少等待时间;为了让行动不便的老人、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我们开展送医上门,把医疗温暖送到家门口;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健康知识,远离疾病,我们走进社区、学校,开展健康科普讲座…… 从日常诊疗到紧急救援,从细微服务到重大任务,全院医护人员始终将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诠释着 “我为群众办实事” 的深刻内涵。

本次的急诊救援,离不开韩红基金会的车辆捐赠和对医护人员的急救培训。感谢韩红基金会为基层医疗机构献出的每一份爱心。在此,向每一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医护人员致敬!你们是暴雨中最美的逆行者,是群众健康最可靠的守护者,更是这个时代最值得尊敬的人!(谭小华)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