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泉县审计局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大会,全面总结学习教育成效,部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相关工作。石泉县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卫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全局30余名审计干部参加会议。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局通过“学、查、改、转、建”五步走,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为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创新载体“学”,筑牢思想根基。该局创新多元学习形式,构建全方位学习矩阵。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三会一课”理论学习33次、党组理论学习组集中学习及专题研讨10次,双周举办“审计业务大讲堂”15场,覆盖政策法规、审计技能等内容;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通报典型案例4次,赴县廉勤教育基地和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1次,与包联村开展“庆七一”联学联建主题党日活动1次,党组书记讲授廉政党课2次,组织党员干部交流心得体会6场、全员知识测试2次;依托“石泉审计”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题专栏,推送视频、政策法规等内容40余条,总点击量突破2万次。
清单管理“查”,找准问题症结。该局组织6个股室、37名干部职工开展“四查四看”(查思想认识看政治站位、查制度执行看规范程度、查工作作风看履职效能、查廉洁自律看底线坚守)。经全面自查,累计查摆问题36个,其中领导班子5个、支部班子1个、党员干部个人30个。针对查摆问题,局党组建立整改任务清单,明确目标、责任股室、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问题查摆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闭环机制“改”,推动真改实改。为巩固自查成效,该局建立“发现—整改—巩固”全链条闭环机制。一方面,修订完善《审计项目进点会制度》《工作纪律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填补制度空白;优化审计流程,推行“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对民生项目审计实行“现场问题即时反馈、整改建议同步提出”,减轻被审计单位迎检负担;规范审计用语,杜绝“态度傲慢、语气生硬”等现象。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定期评估落实情况,目前自查发现的36个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作风建设成效显著。
成果转化“转”,提升审计质效。该局将学习教育成果深度融入审计业务,以优良作风推动监督效能提升。在“巡审联动”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74个,协助相关镇、部门为4个村办理民生实事12件;全面落实村财审计体制改革,将3个片区工作站11名事业编制人员调整至局数据信息中心;对34家县属国有企业委派4个审计监督组,实现日常监督全覆盖。截至目前,已开展年度计划内审计项目50余个、临时交办任务10个,提交审计要情2篇(1篇获得县委领导批转),发现违规金额93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02亿元,移送审计线索8条,审计监督“利剑”作用充分彰显。
长效建制“建”,巩固作风成果。对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新要求,该局新增《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清单》《重大审计项目督查通知》《年度重点审计工作进度管理制度》等4项机制,进一步完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同时,成立局办公室监督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检查审计项目现场及工作纪律;将整改成效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形成“整改不力必问责、作风优良受激励”的鲜明导向,确保作风问题不反弹、不回潮。
陈卫庭强调,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审计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必然要求,是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高素质审计铁军的现实需要。要以此次总结大会为新起点,持续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此次学习教育总结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石泉县审计局作风建设迈入新阶段。下一步,石泉县审计局将持续强化理论学习,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积极促进成果转化,将作风建设融入审计主业,以优良作风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杜 凡)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