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的耐心调解,这件事终于了结了,我也能安心工作了”,赔偿款项到账后,李某连声道谢。9月25日,汉滨区人民法院五里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并即时履行,实现了矛盾纠纷一次性化解。
原告李某是一名货车司机,被告张某在卸货过程中与李某发生争执并对其实施殴打,造成李某身体多处损伤。随后李某报警,公安机关经调查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事发后双方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李某遂将张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损失。案件诉至法院后,承办法官发现案件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但双方对立情绪较大,如果简单判决,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承办法官注意到双方均有调解意愿,但因赔偿金额分歧较大而僵持不下,李某作为货车司机,受伤后无法正常工作,经济损失持续扩大;张某则担心赔偿金额过高,自己难以承担。
承办法官立即启动先行调解工作机制,采取“背对背”调解方式,分别与双方充分沟通并释法析理。一方面向张某释明,殴打他人已构成侵权,依法应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向李某分析诉讼风险,引导其提出合理诉求。经过法官耐心沟通劝导,双方分歧逐渐缩小,最终张某同意一次性赔偿李某各项损失共计2.4万元,并当庭通过微信将款项转至李某账户,实现了纠纷的实质化解。
下一步,汉滨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健全“分层递进、繁简结合、衔接配套”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探索和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张一婷)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