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用爱与坚守塑造成长

多年来,他们以心为灯,将师者的光热,揉进每一堂课的晨光与暮色;以爱为壤,让教育的种子,在每颗稚嫩心里生根抽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方寸讲台间深耕岁月——用耐心唤醒成长的觉知,用真诚化解青春的迷茫,让“阳光”不止是温暖的底色,更成为照亮学生精神世界的星辰。今天,咱们循着这份光亮,聆听他们以平凡铸就不凡的教育故事,读懂师者仁心背后,那份沉甸甸的坚守与热爱。

教育同行:携手书写班级成长华章

王玲瑛

她是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一名一级教师,2001年站上讲台,深耕教坛24年。凭借出色的教学与管理能力,她曾获评市级“教学能手”、县级“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的成绩始终稳步上升,用真心赢得了学生、家长和领导的一致认可。

IMG_256

教育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朝着光亮共同奔赴的旅程。今天要讲的,是王玲瑛老师带着即将冲刺小升初的孩子们,携手突破困境的故事。

初任接班:从“大型意外现场”开始

刚接手班级时,她每天都要应对各种“大型意外现场”:收数学作业时,有人递来一本《奥特曼解题大全》,题目旁边还标注着“这题太难,我打不过”;课服期间她转身板书的功夫,后排学生已经用跳绳玩起了“拔河预选赛”。第一次开家长会,场面更像一场喜剧大片,家长们纷纷倒苦水:“孩子写作业从晚饭写到半夜,我血压比他数学分数涨得还稳”,听着满教室的唉声叹气,她反倒觉得自己该穿件披风——要拯救这样的“问题班”,总得有点仪式感才行。

IMG_256

集体智慧:师生协力寻新路

其实在她接班前,办公室里早就有了“预警”:英语老师叹气说:“孩子能把d认成b,我血压都跟着波动”,语文老师也发愁:“学生写的作文比短信还短,错别字却比正文多”。

她接手后,第一时间和带课老师组建了“学科互助联盟”,遇到学生解应用题卡壳,就带着孩子们练“阅读划重点”,帮他们理清题干;要是英语单词记不住,大家就一起用“人体器官单词表”做联想记忆;就连她的体育课,也加了“古诗文接龙”的环节,让学生在活动身体的同时也能动脑。

考虑到孩子们基础薄弱,她就主动进班,带着学生复习当天的内容。慢慢的,办公室里的叹气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三科老师一起讲题,轮流盯着孩子巩固”的热闹场景。

IMG_256

互助成长:细节里见证转变

学生们的转变,是从一个个小细节开始的:以前班里的同学总爱“藏着掖着”,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她见状便组建了“互助小组”:英语成绩优秀的小妍,指导小铭背单词;数学好的小铭则反过来,给小妍讲解应用题。一个月后,小铭的英语默写从错10个变成错2个,小妍做应用题时也很少再漏步骤。

一学期下来,班级彻底变了样:上课铃响后,所有学生都会乖乖坐好;数学作业的上交率从50%飙升到95%;班级整体成绩还提高了8分,孩子们都笑着说“一起学习反而更厉害”。

IMG_256

班级蜕变:正能量的累积

如今的班级里,到处都是正能量:上课的时候,学生们的眼神亮了,听得格外认真;字迹也变得工整起来,再也不是以前的潦草模样;下课期间,还常能听到“这道题我来给你讲”的声音。

教育本质:共赴成长的旅程

其实根本没有所谓的“差班”,不过是孩子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暂时迷失了方向,老师没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家长也没踩准辅导的节奏。从五年级到一起备战六年级,她和同事、家长、孩子们就像带领孩子爬山:方向明确了,老师带着,家长再推一把,大家慢慢就走上了正轨。

温暖陪伴:师者之幸运

对王玲瑛老师来说,最幸运的事,莫过于看着曾经迷茫的孩子,渐渐变得眼里有光、脚下有力。而这份幸运,从来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是同事们的全力配合,是家长们的信任支持,更是孩子们愿意努力改变的勇气。

接下来,六年级的冲刺路还有很长,但她一点也不怕——因为身后有并肩前行的伙伴,身边有想要变好的孩子,有这些就足够了。(供稿: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