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保障园食品安全,守护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期,麟游县教体局联合多部门协同发力,从培训、排查、管理、供给四维度精准施策,构建全链条、立体化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具体工作落实情况如下:
以“精准化培训”为基础,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集中培训强能力。8月27日,特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业务骨干担任讲师,组织全县校园食品安全总监、专职食品安全员及各校专(兼)职责任督学开展专题培训。培训聚焦食堂操作全流程规范,重点解读食材采购验收标准、食品储存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则等核心内容,确保管理人员掌握专业知识。
案例警示敲警钟。结合省外某校园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还原+问题剖析+法律后果”的形式,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与风险防范意识。
分层培训全覆盖。各校园严格落实市局《秋季学期食品安全“第一课”活动》要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差异化培训——面向校(园)长重点讲解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与应急处置流程,面向食堂从业人员开展实操技能培训,面向学生普及食品安全健康知识,面向家长宣传家校协同监督要点,实现“管理者懂规范、从业者会操作、师生家长知风险”的全覆盖目标。
以“全链条排查”为抓手,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秋季开学后,县教体局联合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专项检查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食品安全拉网式排查。
聚焦“源头安全”。检查校园大宗食材采购渠道,核查供应商资质、食材检验报告及索证索票情况,杜绝不合格食材流入校园。
聚焦“过程安全”。查看食堂后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清洗消毒记录,检查食材加工是否符合“生熟分开、荤素分开”要求,核查“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台账是否完整规范。
聚焦“细节安全”。重点检查食品留样是否做到“每样留足125克、冷藏保存48小时、记录完整可追溯”,确保关键环节无漏洞。针对本次排查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隐患,检查组现场下达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与标准,安排专人跟踪督办,确保校园安全形势平稳,教育教学秩序持续向好。
以“多元化管理”为支撑,压实安全责任链条
公开监督促透明。全县所有校园在食堂入口显著位置张贴“扫码观后厨”监督二维码,家长扫码即可实时查看食堂后厨食材加工、环境卫生、人员操作等情况,将食堂管理置于“阳光之下”,打通家校监督“最后一公里”。
奖励机制激活力。各中小学、幼儿园建立食品安全内部奖励制度,明确奖励标准——对及时发现食材变质、操作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并上报的师生员工,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充分调动全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构建“人人都是监督员”的共治格局。
制度保障压责任。县教体局先后印发《关于校园党政主要负责人参与食材进货查验及开学陪餐的通知》《专(兼)职责任督学全面参与校园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校园党政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参与1次食材进货查验、开学第一周必须陪餐,督学每月至少1次进驻校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通过“制度+执行+监督”的闭环管理,压实各级主体责任。
以“高品质供给”为目标,守护师生饮食健康
定价透明降成本。充分发挥校园膳食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与协调作用,每学期定期召开膳委会会议,邀请家长代表、师生代表共同参与饭菜定价商讨。委员会结合当季食材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核算饭菜成本,合理调整定价标准。自上学期以来,全县各校饭菜价格平均下降5%~10%,在保障饮食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学生家庭负担。
全程参与保质量。膳委会成员深度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不仅参与食材进货查验,核对食材新鲜度与数量,还定期进入食堂陪餐,从饭菜口味、分量、温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填写《陪餐反馈表》,及时向学校反馈问题与建议。
闭环整改提品质。学校对膳委会反馈的合理意见建议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与完成时限。通过“反馈-整改-再反馈”的闭环机制,持续优化餐饮服务,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
下一步,麟游县教体局将严格按照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十统一 六到位”管理模式和《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集中用餐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全力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供稿:麟游县教体局)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