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检察蓝遇见红色热土,当文化力量赋能司法履职,洛川县人民检察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检察文化答卷”!
近年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地域特色、锚定主责主业,从党建融合、品牌打造到红色传承、宣传筑基,多维发力让检察文化“活”起来、“实”起来,不断激发检察文化内生动力,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政治引领是检察文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以机制创新推动党建与业务真正实现同频共振。通过建立“一线双责三点”工作机制,把政治要求扎实融入办案全过程。办理的“王世泰故居保护公益诉讼案”成为全省政治与业务融合典型案例,并被列入县委党建品牌,是“党建+公益诉讼+红色保护”的一次成功实践。此外,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一二三四五六”争创模式,强化领导表率、案管中枢和业务条线责任,推动“党建强业务、业务促党建”良性循环取得实效,连续四年获评“全省基层检察院建设优秀单位”,并揽获“全省模范检察院”等集体和个人荣誉共计89项,实力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品牌是检察文化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依托洛川本地资源,打造出一系列深入人心、具有地域特色的检察品牌。“苹果检察”品牌专注护航苹果全产业链发展,综合运用四大检察职能办理相关案件70余件,为果农和企业挽回损失超280万元,品牌故事被《法治日报》《检察日报》等十余家中央媒体专题报道。“雏凤未士”未检品牌构建起“六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其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动漫视频荣获全国“法治进校园”精品网课优秀奖,用法治守护每一位“小凤凰”的成长。“检润洛塬”品牌创新推出“马老板”普法形象,创作系列短剧和《普法时间》《学习有声》等音视频栏目,原创MV《检徽里的忠诚》获得全省红色法治文化作品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让法治宣传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传承是洛川县人民检察院文化的精神内核。通过深入开展红色和文化遗产“寻保传”专项活动,将红色资源与文化遗产保护作为检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王世泰故居保护案为代表,相关微视频获省检察院优秀作品奖,使故居成为继洛川会议纪念馆后又一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在此基础上,累计办理文物与文化保护案件19件,3起案例入选省检察院典型案例,让红色文化在法治护航下历久弥新、焕发活力。
宣传是检察文化传播的创新引擎。洛川县检察院建成新媒体中心,构建“检察+”宣传矩阵,与县融媒体合作推出多档栏目,“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微博和头条号多次跻身全省百强,累计发表稿件1800余篇,其中单篇内容在新华网客户端浏览量突破百万。同时,高度重视调研人才培养,干警累计撰写理论文章62篇,18篇获省级以上刊发,多篇获最高检、省委政法委和省检察院表彰,7名年轻干警入选省市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通过“写、讲、办”一体化培养,有效夯实了检察文化创新发展的人才根基。
从党建引领的“根”,到特色品牌的“亮”,从红色传承的“暖”,到人才筑基的“实”,洛川县人民检察院以文化为纽带,将司法为民的初心、守护正义的担当融入每一项履职中。未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耕检察文化建设,以更有力的举措、更温暖的服务,为地方发展保驾护航、为检察事业增光添彩!(贾文娟)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