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书声再起。为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屏障,2025年秋季开学以来,洋县公安局各派出所精心组织专职法治副校长深入辖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为新学期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精准锚定需求,定制“法治菜单”
各派出所法治副校长提前对接辖区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量身打造差异化宣讲方案,构建起“分龄施教、精准滴灌”的特色宣讲模式。
在洋州中心幼儿园,法治副校长吴双运用卡通动画、情景模拟、互动游戏等童趣化形式,以孩子们听得懂的直白语言,讲解“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安全规则、“不跟陌生人走”的防拐技巧、“不推搡打闹”的校园相处准则等基础安全常识,现场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朋友模拟“遇到陌生人给糖该如何拒绝”,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潜移默化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在城西小学,法治副校长张斌把宣讲重点聚焦在“校园欺凌防治”“网络安全防护”“交通安全规则”三大主题上,结合真实案例,通过微动画生动还原“校园内起绰号、故意排挤同学”等隐性欺凌场景,向学生强调“欺凌绝非仅指动手打人,语言伤害同样属于违法行为”,同时引导同学们“遭遇欺凌时务必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保留证据绝不沉默”。 在戚氏初级中学,法治副校长李延升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禁毒知识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等主题进行深度讲解,深入剖析打架斗殴、盗窃财物等常见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用身边真实案例警示同学们“法律底线不容触碰,一时冲动可能造成终生遗憾”。同时,通过播放禁毒教育宣传视频,让同学们直观认识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进一步提升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创新宣讲形式,激活“课堂氛围”
为打破“单向灌输”的传统宣讲模式,各法治副校长创新采用“案例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演练”的多元形式,让法治教育课“活”起来、“动”起来。
在华阳镇中心小学,法治副校长薛超特意设置法治知识抢答环节,围绕“过马路要走什么通道”“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做”“未成年人能否独自进入网吧”等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邀请学生踊跃举手抢答,答对的学生能获得定制“小礼品”,现场氛围热烈非凡,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在江坝初级中学,法治副校长邓筱鹏联合学校老师组织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模拟“突发火灾”紧急场景,指导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速有序疏散,同时详细讲解“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应急避险技能。
此外,部分派出所还联合交警、巡特警等警种,开展“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交警大队民警现场演示标准交通指挥手势,让特教学校学生化身“小小交通员”亲身体验;巡特警大队民警走进洋州九年制学校开展防暴恐实战演练,帮助师生掌握正确的应急逃生方法和自我保护技能,进一步强化师生安全防护意识。
延伸服务链条,织密“安全网络”
此次“开学第一课”并非“一次性宣讲”,而是全县公安机关落实校园安全守护行动的重要起点。各辖区派出所同步推进三项长效措施,持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建立“法治副校长+学校”定期沟通机制,法治副校长每月至少进校园1次,通过“法治班会”“家长课堂”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法治教育与安全指导;开展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校园安保力量配备、监控设备运行、消防设施完好等情况,整治校园周边“三无食品”摊贩、交通乱点等问题,累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5处是开通“警察叔叔信箱”,鼓励师生、家长发现校园安全问题或涉校违法线索时及时举报,切实打通校园安全防护的“最后一公里”。 “以前觉得法治离我们很远,听完这堂课才知道,原来遵守交通规则、不欺负同学、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都是在遵守法律。”洋县中学七年级学生贺思桐课后说道。城北小学校长也表示,法治副校长用孩子们能听懂、易接受的方式讲解安全知识,不仅让孩子们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也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据了解,此次“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活动中,全县公安机关共组织62名法治副校长参与,其中包括15名退二线科级领导,走进全县47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系列宣讲7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逾5000份,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法治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下一步,洋县公安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进校园”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校园法治教育体系,通过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安全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名青少年心中,切实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建设平安校园、法治校园贡献公安力量。(供稿:洋县公安局)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