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人物

点赞了不起的“双儿”

“双儿,帮我瞅瞅,我孙子住院了,让我给她打钱,可我这心里不踏实啊,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接到独居老人陈奶奶的电话,吴双立马放下碗筷:“陈奶奶,你先别着急转钱,我马上过来给您核实。”说着,吴双已经驾车赶往陈奶奶家中。还好,来得及时,为陈奶奶保住了20000元养老钱。

有事找“双儿”!

这样的认知,源于2024年底,吴双和她的反诈小分队将反诈知识编成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快板,多次在小区广场上表演;

这样的信任,源于两年来,社区留守老人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打电话给吴双,总能得到理解和反馈。

“人美心善还能干,她是我们的贴心人!”

县局党委“四下基层”动员部署及派出所主防工作开展以来,吴双主动申请从户籍民警转岗社区民警。

“我想撕掉标签,不只是个‘办证的’。我想走进千家万户,为他们解决不一样的困难,提供不一样的帮助。”

于是,她的工作手册上多了新的工作内容:行动不便的王奶奶让帮忙带瓶降压药、社区三组的邻里纠纷调解完了再回访回访、某个重点场所的消防设施再得去检查检查……

说起“双儿”,王阿姨高高的竖起大拇指:“我们‘双儿’,人美心善还能干,她是我们的‘贴心人’。”

初识王阿姨,是因为一起邻里纠纷。当时三楼的张大爷和二楼的王阿姨因为空调滴水问题争吵不断,吴双也是第一次着手处理矛盾纠纷,一开始进展并不顺利,甚至还“两边不讨好”。吴双没有气馁,“耐心倾听、充分理解、切实解决、经常回访”是她在多次“碰壁”之后总结出来的工作经验。矛盾解决了,王阿姨也和吴双成了朋友,甚至主动参与小区的治安防范和纠纷调解。 IMG_257

“细心周到业务强,她多次获点名表扬!”

想起第一次坐在窗口办理户籍业务时,吴双就觉得很囧。因为她遭遇了情况非常复杂的“户口补录”问题。她认真查阅群众提供的资料、详细询问历史原因,耐心倾听群众诉求,收集好所有信息后,便请教户籍“老前辈”寻求解决“良方”。下班后,她不是“泡”在档案室里查阅档案,就是和同事走访知情群众,终于收集齐全材料,为老人补录了户口。

“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疑难杂症’,都会让我的能力升级。”

窗口工作的六年,她的电脑上贴满了写着待办事项的便利贴,抽屉里常备着老花镜和应急药品。同事们常说:”吴双的窗口总是最后一个关门。”吴双给出的解释是:”延迟关门十分钟,可能就会让群众少跑一趟路。“

比起办理常规业务,为流浪乞讨人员补录户口的经历,成了她六年窗口工作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没有身份证,就不能享受相关的福利待遇,‘身份’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021年深冬,救助站送来一位因中风半身不遂、说话含混不清的流浪老人。老人姓啥名谁,家住哪里,亲人情况一概不知。吴双和同事带着老人去医院体检、采DNA、在全国失踪人口库进行比对,然后根据老人只言片语的陈述和口音猜测老人可能待过的城市,并联系有关派出所搜寻资料。经大量走访和调查取证,终于为老人办理了户口。六年,吴双为6名流浪人员补录了户口。

上门办证、延时服务、绿色通道……吴双在这方小小的户籍窗口上,让“业务办理”升级为“为民解忧”,让“便捷可及”升级为“温暖可感”,群众点赞、县局表彰、业务部门表扬,她收获了满满的“职业荣誉感“。

IMG_259

“创新落实办实事,她是社区的‘大总管’!”

社区工作两年,吴双给自己的要求是:“要‘敲得开门、拉得上话’,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做到服务不缺位。”

她广泛收集社区痛点堵点问题,定期组织社区党支部和居民代表商量解决办法,推动“平安联盟”群防群治建设,共建睦邻互助、文明和谐的平安小区。今年来,她联系负责的小区纠纷类报警实现同比下降。

社区里老年人多,是电信网络诈骗的易受骗群体。吴双便跟着县局的反诈小分队将反诈知识编成快板在小区广场上教大爷大妈传唱,“不听不信不转账,守好养老‘钱袋子’”“天上不会掉馅饼,网络刷单是陷阱”“涉钱信息需谨慎,陌生来电需核实”等朗朗上口的反诈理念深植于社区老年人心中。两年来,洋州各社区被骗的老年人直线下降。

辖区里学校多,作为法治副校长的她,把防拐骗、防溺水、防侵犯、反霸凌作为重中之重,多次走进校园开展法治讲座,她自编情景剧,让学生走上讲台开展角色扮演,既增强了趣味性,也让安全意识深入学生心中。有一位曾经总是欺负其他小朋友的男生,在吴双的引导和鼓励下成为了学校法治宣传志愿者。

干社区工作的两年,她把警务室开在了群众心坎上。“眼睛要亮”“腿脚要勤”,吴双积极深入群众中了解困难、发现问题,她对社区群众的家庭生活状况、人员活动等信息了如指掌,主动上门服务,努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做到了服务不缺位,为社区“四防”工作打好了基础。

IMG_261

“双儿”的暖心守护

不仅是一位90后女民警的成长历程

更是

新时代洋县青年民警

在基层一线沃土中绽放的青春之花

烈日下 寒风中

迎晨曦 披星月

无数个“双儿”

于微观处 躬身为民

在平凡的奔波里书写不凡

在漫长的岁月里守望初心

他们

以藏蓝为盾

以警徽为誓

追梦逐光

砥砺前行

供稿:洋县公安局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