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政策甘霖润泽芹河。近日,为打通耕地保护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一场由省市两级自然资源部门联合发起的“自然资源执法及耕地保护下乡进村”政策宣讲活动在榆阳区芹河镇政府开展。省自然资源厅专家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将国家关于“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最前沿的执法要求、最实用的管理方法,精准送达镇村干部、巡田网格员及种粮大户的心坎上。
省自然资源法律事务中心一级调研员任长福主任以《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工作规程》为纲,为参会人员擘画了执法新图景。任主任深入剖析当前执法督察指标的精微变化,对比阐释本年度土地卫片执法呈现的七大关键转变,在严峻的耕地保护形势下,清晰指明了基层亟需发力的重点方向,对基层执法痛点、难点具有指导意义。
省国土空间勘查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马泉老师则以《田长制护航三秦大地,众合力守护耕地粮仓》为题,将“田长制”这一守护耕地的关键机制进行了生动诠释。同时聚焦耕地保护考核核心,详细为大家解读如何将田长制的制度优势切实转化为每一寸土地的守护效能。
政策宣讲的落脚点在于行动。宣讲结束,镇综合执法队队长郭锦涛立足本镇实际,对下一阶段耕地保护工作做出周密部署。重点强调,要坚持严落实党政同责责任制,将巡查、宣传、源头管控、配合执法等职责压实到村组“最后一米”,形成“镇领导、村落实、网格管”的三级田长责任体系;要高举“零容忍”执法利剑,对各类新增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严守“露头就打”原则,从快从严查处。对卫片执法、日常巡查等发现问题实行销号管理,确保真整改、改到位、不反弹;要严明考核问责“指挥棒”, 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村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激励机制,对保护成效突出的村集体、种粮大户实施奖励办法,调动各方积极性。
省厅专家的授课,贯通国家政策精神与基层实践难题,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效度,为“国之大者”的耕地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动能。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这场送到“家门口”的宣讲是一场“及时雨”,他们将带着满满的“政策工具包”深入田间地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严守耕地红线的具体实践,全力筑牢芹河镇粮食安全根基。(张浪浪)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