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铜川市新区裕丰园小学特推出“先生精神铸师魂 学子风貌写人生”最美丰实教师事迹展播活动,这些老师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在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金丹,中共党员,1995年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18年毕业于宝鸡文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现任小学数学二级教师。她拥有5年教育经验,期间一直担任双班数学教学工作,核心专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领域。
工作5年来,金老师积极参与校内外培训,主动参加校级、区级赛课,既收获荣誉也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她始终秉持两大核心教育理念:一是“数学启蒙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播下好奇的种子”,二是“陪孩子慢慢‘数’会成长”,并以耐心与创意贯穿教学始终。
针对低年级孩子具象思维的特点,她将数学融入生活场景:教加减法时用积木摆放演算,认图形时带领学生折彩纸拼小动物,学分类时共同整理图书角、文具柜,让孩子边动手边理解分类逻辑;课堂上还善用“道具”辅助教学,计数器作为“数学小助手”,手指谣作为记忆口诀的“魔法棒”,《数学启蒙》系列绘本则成为课本的重要搭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孩子易接受的“玩学”形式。
在学生培养中,金老师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信心”。曾有班级女生因算错题产生“我不会数学”的畏难情绪,她通过每日课间陪玩“凑10拍手游戏”,仅用三周便帮助该女生建立数学学习信心,让其主动分享“算对题”的喜悦;课余时间,她还会在办公室用孩子易懂的方式解答疑问。不少家长反馈,孩子已能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数台阶数量、计算购物找零,实现了数学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延伸。
未来,金老师希望继续担任孩子们的“递积木的人”与“数学玩伴”:陪孩子用小手摆弄教具、用小脚测量实物,让他们逐步发现“数学是身边的光”;同时,她计划用更多趣味教学方式与耐心,帮助孩子扭转对数学的认知,让数学成为“身边的朋友”,为他们留下“带着甜味的数学童年回忆”。
马媛,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教于裕丰园小学,担任体育教学工作,从事教育事业五年,在教学中,处处以“爱”为基石,关心每一个学生,让师爱的阳光照进每个学生心扉,并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
康德曾言:“人是唯一必须接受教育的造物,人只有受过教育,人才能成为人。” 教育与生命紧密相连,马媛老师自工作起,便深知肩负的责任。在体育教学中,她不懈努力,将学生发展视为教学核心,全力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秉持 “干,就干好” 的信念,她克服诸多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笑称要成为 “多面手”。其勤奋的工作态度、优异的教学成绩以及众多荣誉证书,彰显了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学生的关爱。她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对优秀学生,为他们打开更广阔视野;对 “中游群体”,挖掘其潜能,鼓励超越自我。她多次带领校健美操社团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
日常里,她的关爱体现在细微之处:“课间了,喝点水”“天凉别吃冷饮”“注意增减衣物”…… 这些贴心话语饱含深情;抚发、折领口、拍肩头,一个个小动作满是呵护。家长的认可、孩子的笑脸,成为她职业幸福感的源泉。
魏书生说:“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作宏伟的世界去研究,就会发现无穷的乐趣。” 她深以为然并践行着。她精心备课、认真授课,课后深刻反思。通过阅读专业书籍、观摩优质课、聆听专家讲座,不断充实自己,让知识如源头活水,源源不断。
“登高山务攻绝顶,赏大雪莫畏严寒。” 教书育人,她责无旁贷;爱洒桃李,她无怨无悔。站在新起点,她将继续拼搏,用爱心、责任和奉献书写教育新篇章。
来源:铜川市新区裕丰园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