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创伤中心,一场与时间竞速的生死救援悄然拉开序幕。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因右股骨粗隆间骨折亟待手术,却因血型特殊陷入用血“困境”。危急关头,主管医生野田田毅然挺身而出。一句掷地有声的“老奶奶手术要紧,就用我的吧!”,以医者独有的赤诚,不仅在病房的白墙上镌刻下“大爱无疆”的温暖注脚,也让医患间的信任之花悄然绽放。
四天前,这位87岁的老人在家中不慎摔伤,被紧急送往医院。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后,曾在外院接受治疗。为寻求更精准的救治,家属将老人转至我院创伤中心。面对心急如焚的家属,主管医生野田田迅速查看病情、翻阅检查报告,冷静而清晰地给出判断:“老人年事已高,保守治疗不仅无法恢复站立,长期卧床还可能引发褥疮、肺炎等一系列并发症,手术治疗是更优选择。”
但此时危急的是,患者的血红蛋白仅 64g/L,红细胞计数 2.06×10¹²/L,亟需输血才能为手术护航。可与患者匹配的血液储备已告急,家属中也无人血型相符。手术刻不容缓,病床上的老人每一次轻微翻身,都伴随着难以抑制的痛苦呻吟,那细碎的声响像针一样扎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就在众人焦灼万分之际,野田田医生猛地站起身:“抽我的血看看!我记得自己的血型和老人匹配。”他第一时间完成血型检测,确认符合条件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臂,将带着体温的“生命火种”注入血袋——这份热血,为停滞的手术按下了“启动键”。
“血压稳定。”“出血点已处理。”监护仪的滴滴声与手术器械的清脆碰撞声交织,奏响生命的“守护曲”。经过两个小时紧张而精准的操作,手术顺利完成。
如今,87岁的老人已经能在家人搀扶下缓缓迈步。这些日子里,他总念叨着要亲眼见见那位“给我献血的医生”。于是,在家人的陪伴下,老人捧着一面绣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连同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送到了创伤中心。此时,野田田医生正在为新入院的患者诊治,听闻老人的来意,他温和一笑:“您别挂怀,我是医生,您安心养好身体,就是对我最好的谢意了。”寥寥数语,道尽医者初心。老人眼中的热泪与医生话语里的恳切交织,让诊室里的暖意,比锦旗上的金线更显动人。
野田田医生,是该院创伤中心一位深耕临床的骨干医师。从医以来,他将“生命至上”的信念熔铸于心,曾多次走向无偿献血点,以滚烫热血延续生命续航,用最本真的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赤诚初心。谈及这次为患者紧急献血的抉择,他语气淡然却字字千钧:“患者躺在病床上,每一秒的等待都可能叩击生死之门。我是医生,为患者驱散病痛本就是刻在骨血里的责任,献血不过是恰逢其会的分内之事。” 一滴热血,是医者初心的凝练;一句承诺,是生命希望的支点。野田田医生以热血为墨,在生命的卷轴上郑重写下“担当”二字。
延安市中医医院创伤中心是整合院前急救、院内救治和相关资源,构建一体化的综合创伤救治平台。专家团队以“时间就是生命”为理念,应用“多学科诊疗(MDT)”模式,可开展外伤性休克抢救、颅脑、胸腹、骨盆及四肢等部位严重创伤的急诊手术和后续治疗,特别是多系统、多器官复合伤的高级生命支持及重症监护,为患者提供响应迅速、衔接紧密、治疗精准、配合默契的创伤生命救护服务。(王建华 野田田 刘 琪)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