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人物

白河县仓上镇:归乡筑梦,“硒”望满途:秦维勇的创业华章

在白河县仓上镇石关村的广袤山林间,木瓜树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轻响。树下,一群群羽毛油亮的木瓜硒鸡欢快踱步、啄食,清脆的鸡鸣此起彼伏。远处槐坪村现代化的冻库与加工生产线正在建设中,机器的嗡鸣声奏响一曲乡村振兴的奋进乐章。这一切,都离不开北京一方山水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关村在外创业能人秦维勇的拼搏与付出。

秦维勇早年背井离乡,前后辗转了多个城市和行业,积累了很多营商经验,后来通过不断地市场调研和评估,2010年,在常驻地北京注册了第一家公司“北京一方山水科技有限公司”,开始稳步发展食品零售业和投资事业。借着线下门店+线上电商的经营模式,十几年间公司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公司规模也逐渐壮大。在繁华都市站稳脚跟、收获财富与成就后,家乡石关村的贫困面貌却始终是他心底的牵挂。每次返乡,看到漫山遍野无人问津、只能烂在地里的木瓜,以及乡亲们渴望致富却又迷茫无措的眼神,秦维勇的内心都被深深刺痛。“我不能忘本,一定要为家乡做点实事。”这份信念如同一颗种子,在他心底生根发芽。

2021年,秦维勇通过乡贤联谊会搭建的交流平台,在县、镇领导的感召下,带着多年打拼积攒的积蓄和满腔热忱回到家乡展开二次创业,同年8月注册成立了陕西一方山水生态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并且相继成立白河木瓜鸡养殖有限公司、白河木瓜鸡养殖合作社、安康山之川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农业园区、林业园区、民宿和农副食品的开发。带着十几年的创业经验,开始逐步打造白河县域种养殖产业经济链,反哺家乡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秦维勇的木瓜硒鸡养殖产业已颇具规模,公司已建设400亩的木瓜产业基地、600亩的核桃产业基地,并获得“县级木瓜示范园区、市级林业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等荣誉。同时,木瓜鸡养殖基地也已同步建设完成,年出栏量达到10万羽。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活鸡销售受地域和季节限制,价格波动大,且运输损耗严重。秦维勇意识到,要想让产业持续发展,必须完善产业链,实现产品的深加工和长期储存。于是,他再次做出大胆决定:建设冻库和加工生产线。这一决策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风险巨大,但秦维勇没有退缩。他四处奔走,积极争取政策扶持资金,亲自参与项目规划和建设。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一座现代化的冻库和先进的加工生产线拔地而起,彻底解决了产品储存和销售难题。加工生产线投产后可对鸡肉进行分割、腌制、卤制等多种深加工,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畅销全国各地。冻库的存在,让产品得以全年供应,进一步拓展了市场空间。

秦维勇的产业不仅让石关村的木瓜有了新用途,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他优先吸纳本村村民就业,为大家提供养殖、加工、运输等多个岗位,人均月收入达3500元以上。村里的农户王大爷激动地说:“以前我只能守着几亩薄田,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在秦老板的基地干活,收入稳定,还学到了技术,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秦维勇还推行“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免费为村民提供鸡苗、饲料和技术支持,回收成品鸡,让更多村民参与到产业中来,共享发展红利。在他的带动下,石关村及周边村庄形成了养殖产业集群,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北京一方山水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秦维勇还积极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他计划利用石关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打造集养殖体验、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基地,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同时,他注重品牌建设,“木瓜硒鸡”品牌已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并在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宣传推广,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此外,他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为秦氏祠堂捐款、集资修路累计10余万;2022年9月(重阳节)慰问仓上敬老院约1万元;2023年1月在北京组织慈善晚宴,为仓上镇100个五保户捐款10万元。2024年为“乡村振兴一日捐”活动捐赠资金2万元。

从繁华都市回归乡村田野,秦维勇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曲返乡创业的赞歌。他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克服重重困难,将小小的木瓜硒鸡打造成了富民强村的大产业。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在外游子返乡创业,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秦维勇正带领着乡亲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让石关村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供稿:白河县仓上镇)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