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进白河县双丰镇丰源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渔业养殖基地,山洼间一排排蓝色陆基桶整齐排列,工人抛撒饵料的瞬间,成群鲈鱼欢腾跳跃,激起层层水花。这里不仅是集鲈鱼、鲟鱼、青鱼、草鱼等多品种养殖的现代化基地,更成为白河县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我们的自动化给氧、供电、排水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这是鱼肉品质鲜嫩的关键。”养殖基地负责人林启忠介绍,“汉水鲈鱼养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参与庭院养殖等形式实现增收。目前基地养殖鲈鱼50余万尾,预计年产量可达60余万斤,产值超1000万元。”这一模式既为企业拓宽发展空间,又让周边农户搭上产业发展“快车”,奏响互利共赢的增收曲。
近年来,白河县将生态渔业列为六大富民产业之一,把汉水鲈鱼纳入“白河‘169’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秦巴肉业产业链”,以《生态渔业倍增计划》等政策为支撑,构建起一套标准体系和九项奖补支持政策,为生态渔业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水产规模经营主体33家,其中现代设施渔业经营主体8家,流水跑道式池塘养殖25家。培育市级渔业园区5家,水产品初加工企业2家;建成陆基鱼池3万余立方米,流水跑道式池塘及其他池塘塘口面积超1000亩;水产品产量达530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2.3亿元。
“优良生态是最好的‘金名片’。”白河县畜牧中心负责人杨少鹏坦言。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质控制区,白河境内水资源丰沛。该县严守环保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稻渔综合种养、冷水养殖、设施养殖为重点,推行“一水一策”绿色养殖模式,推动生态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转型。
围绕“稳河湖、扩稻渔、改池塘、增设施、强冷水”思路,白河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丰富养殖品种,在保数量、保多样、保质量的基础上,着力构建“养殖+加工+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一方面扶持富硒渔业加工企业,培育“安康汉水鱼”区域品牌;另一方面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发展休闲垂钓、渔旅观光等业态。“拉网捕鱼”体验、稻渔共养观光等项目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带动周边餐饮、民宿产业增收。(供稿:白河县农业农村局)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