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腹地,汉水之畔,汉阴县漩涡镇正以科技之犁深耕千年梯田。作为2024年陕西省耕地保护先进镇,这里守护着7.4万亩粮油播种基地,年粮产1.38万吨,其中1.2万亩梯田水稻与9750亩油菜交织成农业遗产地的金色画卷。
富硒稻米点“硒”成金 激活健康价值链
在漩涡镇富硒水稻种植基地,依托科学土壤分析与精准农艺指导,在关键生长期通过高效安全的叶面喷施技术为水稻科学补硒。这不仅显著提升了稻米硒含量,使其成为天然健康的功能性农产品,更极大增强了稻米的市场竞争力与附加值。昔日梯田稻米,正蝶变为滋养健康的“软黄金”,为农户增收开辟新路。
激活健康价值链 守护双世遗生态
告别传统粗放施药,凤堰梯田上空,智能无人机已成植保“新锐”。面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地的千层地貌,搭载多光谱传感器与精准喷洒系统,无人机化身“空中农情监测员”与“飞防植保手”。慧眼识“敌”早预警,高空巡航,快速识别病虫害初发区域与发生程度,为精准决策提供实时依据。指哪打哪精准施药,依据测绘数据,对靶标区域实施厘米级变量喷洒,大幅减少农药用量(相比传统方式降低30%以上),最大限度保护梯田生态系统与水源安全。高效覆盖坡地形,轻松克服梯田地形障碍,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均匀的植保作业,效率提升数倍,抢抓防治关键窗口期。
科技赋能农业增产 书写振兴新答卷
无人机巡查监测、精准变量施肥施药、硒营养定向输送……这些智慧农业技术在凤堰梯田的深度融合应用,生动诠释了“藏粮于技”的现代内涵。漩涡镇不仅有效守护了梯田生物多样性与水土资源,更实现了稻米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凤堰梯田的实践,是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科技的一次深情拥抱。漩涡镇以创新为犁,以绿色为基,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超越。未来,漩涡镇将持续探索农业科技深度应用,让千年梯田持续飘荡生态稻香,为乡村振兴与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书写科技兴农的“凤堰答卷”! (来源:汉阴融媒)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