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古塔新生 传承文化瑰宝

日前,洛川县辽空舍利塔修缮工程圆满收官,这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古老建筑在多方努力下重换生机,而在这背后,是洛川县人民检察院的持续跟进监督与推动。

辽空舍利塔位于洛川县永乡镇当川村,是洛川县仅有的两座古塔之一,始建于明代,清乾隆、雍正、嘉庆年间均有修葺,1990年被公布为洛川县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洛川地区数百年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村民的精神寄托,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情感纽带作用。

辽空舍利塔隐匿在洛川县永乡镇当川村村委会旁边的一片槐树林里,塔高5.35米,地径3米,塔身以砖砌筑,内实土坯,三层塔身各面饰麋鹿、八卦等图形、图案造型生动,砖雕工艺精巧更是增添了古塔的神秘色彩。

听村民讲述着古塔的往事,其中最让检察官动容的是北京知青巴天林。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知识青年巴天林来到洛川县永乡镇当川村插队,成为一名生产队社员,在插队期间,巴天林带领村民开荒种田、带头引进了钢磨、手扶拖拉机,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巴天林退休后,仍不忘第二故乡,2015年他再次回到当川村,发现村西的辽空舍利塔年久失修、风雨侵蚀,便个人出资10万元,对该塔进行保护性修复,恢复了辽空舍利塔的原貌。这份对当川村的情谊,延续到了生命最后,遵照其遗愿,巴天林去世后安葬在了永乡镇当川村。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塔身因年代久远风化损毁严重,塔体顶层周围砌砖脱落,四周杂草丛生且无防护措施,随时可能面临进一步损坏。为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及时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向县文旅部门和镇政府制发检察建议,明确指出古塔面临的风险隐患,督促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尽快制定修缮方案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收到检察建议后,文旅部门和镇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对辽空舍利塔进行实地勘察评估、修缮。

案件办了,后期的修缮工作开展得怎么样?文物有没有得到有效保护?这是洛川县检察院更为关注的问题。检察干警带着这样的疑问再次来到永乡镇当川村,发现辽空舍利塔已得到全面、彻底的保护。回访调查了解到,文旅部门加大资金争取力度,积极协商上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镇政府全力配合施工保障工作,修缮工程严格遵循“最小干预”的原则,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对塔身裂缝进行填补加固、修复脱落砌砖,经过两个月的紧张施工,辽空舍利塔的修缮工作终于全面完成。如今,塔身稳固,塔体砌砖修复如初,周围环境得到清理整治,塔基周边防水层已铺设,防护设施均已安装到位。

此次辽空舍利塔的成功修缮,是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履行公益诉讼职能、守护文化遗产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古塔保护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化。下一步,洛川县人民检察院将更加主动融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守护好历史文化瑰宝,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检察力量。(聂雅婷)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