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黄陵县桥山街道:“五大示范”引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黄陵县桥山街道办以“五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打造了一条集技术示范、效益引领和生态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化苹果产业示范带,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为果农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IMG_257

以技术引领示范工程为驱动,点燃智慧果园新引擎。示范带以“全域覆盖、无缝衔接”为目标,贯穿仓村、南河寨、联庄等塬区全部10个行政村,示范带“五新”果园面积3090.91亩,形成全域贯通、集中连片、集约管理的产业廊道,成为全街道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的苹果产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带围绕标准化生产需求,以设施现代化为核心竞争力,推动苹果种植从“靠天吃饭”向“科技赋能”转变。通过“六统一管理模式”,实现标准化“4×1.5米”矮化密植园2606.51亩。全面推广矮化密植支架系统,累计安装2606.51亩标准化支架,实现亩均种植密度提升至110株。配套建设滴灌系统2606.51亩,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12套,精准灌溉与施肥。累计搭建1419.93亩防雹网,有效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筑牢果园“安全屏障”。

以品种培优示范工程为强基,打造高端果品金钥匙。示范带依托“核心示范—周边联动—全链升级”发展格局,以“千年桥山绿・果业新未来”为品牌目标,推广“桥山学士”“桥山美域”区域品牌,重点推广秦脆、瑞雪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引进巴克爱、维纳斯黄金等国际优系,形成“早中晚熟搭配、鲜食加工兼顾”的品种结构,通过绿色、有机认证进军高端市场。依托智能选果线、冷库及果醋加工厂等设施,实现“产—选—储—加—销”全链贯通。通过订单农业、电商直播等渠道,果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目前,西农大示范园、联庄“五新”园通过积极推广订单预售模式,已预售苹果220吨,预售额达198万元。

以绿色发展示范工程为赋能,绘就生态低碳新画卷。推行“有机肥替代+水肥一体化”,实现节水50%、节肥30%,化学农药用量减少18%以上,生物、无机农药使用量增长8%以上,大幅改善土壤环境。针对病虫害防控方面,与西农大植保团队合作构建“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体系,推广“以螨治螨”“以菌治虫”技术,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盏、性诱剂诱捕器500套,配备智能型虫情测报灯,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下,有效提高有害生物监测和绿色防控效率,筑牢生态屏障。

以果旅融合示范工程为提质,激活农文旅融合强磁场。示范带跳出传统农业边界,通过景观带提升、休闲区打造、数字文旅平台及节庆活动赋能,以苹果为媒、生态为底、文化为魂,打造沉浸式农文旅体验。亲子采摘园内,孩子们提着竹篮寻觅“苹果宝藏”。特色“苹果宴”推出拔丝苹果、果香排骨等特色乡味。道南村废弃窑洞变身“创食侠”特色农家乐,利用直播平台与短视频营销线上线下实现日销苹果900箱,成为农旅融合新样板。目前,示范带稳步推进韩塬、秦家塬等村落“果业主题民宿”改造提升,并全力打造5公里“花果长廊”景观带,观景台、果香驿站点缀其间,致力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果园变景区、农房变民宿、果品变礼品,示范带正将“生态颜值”转化为“富民产值”。 IMG_262     以联农带农示范工程为聚力,编织共同富裕“幸福链”。示范带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创新“飞地经济”、“保底分红”、“托管服务”、“全链服务”四大模式,让农民从“旁观者”变“参与者”、从“打工者”变“合伙人”。“飞地经济”激活沉睡资源,村民享“保底分红+盈利分成”,荒地长出“致富果”。“果园管家”破解种地难题,委托西农大团队“全托管”,技术员成了“田保姆”。“全链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土地入股、劳务入股、技术入股多元参与,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桥山街道仓村塬区苹果示范带,以连片规模化奠定产业根基,以智能设施化引领技术革命,以高效益机制激活富民动能,依托技术引领、品种培优、绿色发展、果旅融合、联农带农“五大示范工程”建设赋能,锻造出“品种优、技术强、生态绿、文旅活、联农紧”的全产业链升级样板。下一步,桥山街道办将持续深化“五新”果园建设,以示范带为标杆,推动苹果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为乡村振兴贡献“苹果力量”。(邱凡)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