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总有一些人如璀璨星辰,以独特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人似温暖烛火,用无私的奉献驱散黑暗的迷茫。近日,安康高新区九年制学校的贾学奎老师,便是这样一位在教育舞台上熠熠生辉的人。他以学校建设经历者的坚韧,为孩子们筑起梦想的殿堂;以课堂教学“段子手”的智慧,点燃学生们求知的热情;以全校师生勤务员的担当,守护校园的安宁与温馨。三重角色,三种使命,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教育传奇。
从无到有,他是学校建设的经历者
2024年七月的安康,宛如一个巨大的蒸笼,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大地上,将每一寸土地都烤得滚烫。安康高新区汉江西路,更是热闹非凡,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工人们挥汗如雨,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按照上级规划,这里即将崛起一所崭新的学校——安康高新区九年制学校,它要在秋季九月准时开学上课,为这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点亮知识的明灯。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建设战役中,他本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却毅然投身到学校建设的最前线,成为了最坚定的战士。从无到有,见证并推动着这所学校的诞生。
汗浸衬衫步未停,磨穿鞋底踏峥嵘。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贾老师就已经出现在了建设工地上。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衣,脚步匆匆地穿梭在各个施工区域之间。那件衬衣,在烈日的炙烤下,很快就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身上,衣领处渐渐被汗水渍烂,留下一圈圈黄色的汗渍,仿佛是他为学校建设付出的无声勋章。到了中午,太阳愈发毒辣,地面被烤得发烫,仿佛能煎熟鸡蛋。贾老师却顾不上休息,依然坚守在岗位上。他的那双皮鞋,在工地的泥泞和砂石中不断摩擦,鞋底渐渐被磨平,鞋帮出现了断裂的痕迹。但他似乎浑然不觉,依旧大步流星地走着,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
“有事直接联系我!”这是贾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施工进度的时间问题,还是供货商之间的场地矛盾,还是后勤保障物资协调,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工人师傅们乐呵呵的称他为“贾常在!”。在贾老师的努力下,学校的建设进度一天天加快。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内部建设稳步推进,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九月经纶平地起,一肩风雨筑书声。他深深地知道,自己只是众多建设者的一份子,共同努力,这所学校将成为孩子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潜心治学,他是课堂教学的段子手
一提到历史老师贾学奎,同学们的眼睛里都会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大家异口同声地夸赞:“咱们班的历史老师太厉害了,简直是标准的‘段子手’!听他讲课,既生动有趣,又能收获满满。”
贾老师的课堂,就像一场精彩绝伦的盛宴。他紧扣历史知识,潜心钻研教学方法,将古今巧妙融合,带领我们感悟历史知识的独特魅力。在讲述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这一知识点时,他风趣地说:“从母系氏族社会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转变,让我们知道那是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更应明白贡献决定地位的社会道理。这就好比咱们班,谁为班级贡献大,谁在大家心里的地位就高,有为才能有位!”同学们听后,哄堂大笑的同时,也深刻记住了这个知识点。他还充分发挥学科特点,雅趣关联,进行多维对比、中外融合,让我们领悟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在崇德中根植民族情怀。他巧妙利用课程资源,严谨治学,推开知识的藩篱,实现学科融合,让我们感受科学知识的广博,在力行中培植使命担当。
然而,在这一个个“经典段子”和待物处事的“人生干货”背后,是贾老师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夜深人静,当整个学校都沉浸在梦乡中时,贾老师的办公室却依旧灯火通明。他坐在办公桌前,面前堆满了历史书籍、教案和参考资料。他时而低头沉思,时而奋笔疾书,为了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一个知识点的深入讲解,反复琢磨、反复修改。他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长进学识,加深专业沉淀,只为提升课堂分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贾老师不仅在课堂上用心教学,在课后也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他对每个学生都了如指掌,谁最近学习状态不好,谁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难,他都一清二楚。
贾老师始终秉承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理念,力行教学改革,以生为本。他如蚕食桑叶般,不断消化知识,吐出锦绣之丝,在研究与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回答时代对老师的要求与希望。时光不语,天道酬勤,他在潜心治学的路上已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刊载,教研作品在市区多次斩获一等奖。
贾老师,这位讲台上的“段子手”,教育路上的追光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着教育家精神,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不忘初心,他是全校师生的勤务员
“总务,总务,总是服务!”贾老师常把这话挂在嘴边,脸上带着标志性的爽朗笑容,可那笑容背后,是对学校后勤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坚守,像一座默默矗立的灯塔,为全校师生照亮前行的路。
在校园的时光长河中,贾老师宛如不知疲倦的永动机,时刻围绕着学校、老师、学生高速运转。服务学生生活,他就像一位贴心的守护者,总是小跑在食堂与课堂的路上。当所有人正享受惬意的周末下午最后时光时,贾老师就已赶到学校食堂。他穿梭在各个操作间,仔细检查食材的新鲜度,用手轻轻捏一捏蔬菜,看看是否水灵;凑近闻一闻肉类,判断有无异味;查看餐具消毒记录时,他眼神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数字,确保孩子们用上的每一套餐具都干净卫生。所有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放心地转身匆匆往回家赶。
到了教室,他像一位严谨的质检员,逐一检查设施设备。轻轻推一推桌椅,看是否稳固;打开电灯,检查光线是否明亮;摸摸空调出风口,感受温度是否适宜。课间休息时,他也不闲着,在校园里巡查,关注着孩子们的活动安全。有一次,一个女生在厕所不小心受伤,贾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带到医务室,一边安慰孩子,一边仔细查看伤口,直到医生处理好后,他才松了一口气。而他回到办公室,细细寻找出现事故的原因,对厕所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全力守护学生。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贾老师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他时常感到头晕、乏力,却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到有一天,他突然身体极度不适,不得不前往医院。经诊断,身体透支严重,需要住院治疗。可即便躺在病床上,贾老师的心却始终牵挂着学校的后勤工作。他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详细叮嘱各项工作的细节。从水电维修到卫生保洁,从安全保卫到物资采购,他都一一过问。他反复强调:“水电维修要及时,不能影响师生的正常生活;卫生保洁要彻底,给师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安全保卫要严格,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同事们看到偷返校园的他,又心疼又无奈,劝他好好休息,可他却笑着说:“我在医院躺着,心里也不踏实,医生让我多活动活动,在学校忙活忙活,也算一举两得。”贾老师,这位全校师生的勤务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初心与使命。在他的影响下,学校的后勤团队更加团结协作,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师生们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贾学奎老师用坚守与付出,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他是学校建设的开拓者,在荒芜中崛起希望;他是课堂教学的艺术家,在欢笑中传递智慧;他是全校师生的守护者,在平凡中彰显伟大。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奏响了教育最美的旋律;他的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激励着无数教育工作者奋勇前行。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更多的教育人能以贾老师为榜样,怀揣赤诚初心,弘扬教育家精神,共同绘就教育事业更加绚丽的华章!(徐 梅)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