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丹凤县武关镇:林药套种新模式 铺就生态富民路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为加快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武关镇深入实施“四个百万”工程,聚全镇之力发展特色中药材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连日来,丹凤县武关镇抢抓农时,结合地域特色与市场需求,在全镇多个村开展连翘幼苗栽种工作。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药景图”在武关古塞徐徐展开。

走进段湾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只见一棵棵漆树苗笔直地挺立在田垄间。漆树苗交错的行间,分散着劳作的村民们。63岁的熊春梅与工友们正在补栽连翘幼苗。大家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动作一气呵成,山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在这里主要就是栽树,栽漆树和连翘,栽好后除草,一天就是80块钱。在屋闲着没事,在这能顾着屋里娃,也能挣个零花钱。”段湾村村民熊春梅告诉记者。

漆树是乔木,喜阳光;连翘为灌木,耐阴凉。漆树种植三年后可采割生漆,连翘栽种次年即进入采收期。这样的林药套种复合模式,盘活了山地资源,保护了生态,还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漆树成林,林下种药,一林多用,绿地生金。

“我这是2022年在段湾村流转李家村这一片老百姓退耕地5000多亩,从2022年开始就开始栽植漆树和连翘,连翘栽了3万多株,漆树栽了12000多株,估计到2028年左右漆树可以收割,连翘今年有部分开始初步挂果。带动段湾村100余人在这务工。”田塬妙丹中药材种植家庭农场法人代表田培平介绍道。

在武关镇依靠中药材致富的还有梨园村。在梨园村的山坡梯田间,只见几十位村民分散在田垄中,锄头起落间,一个个地窝渐次成型,一株株连翘幼苗被稳植入坑,覆土压实后形成了整齐的土堆队列。春日暖阳中,新栽的连翘幼苗绵延出了灰棕色的线条,铺就出了梨园村村民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梨园村立足本地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连翘种植。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带动全村145户村民共种植连翘500余亩。村民投劳,共享收益,户均增收400余元。”武关镇梨园村党支部书记赵文斌介绍道,武关古塞的药材种植基地让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土地上增收的目标。

山间药香飘,振兴底气足。以连翘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让武关镇荒山披绿、村民增收,更激活了武关镇发展的新动能,为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增添了一抹亮丽底色。截至目前,全镇共调拨连翘苗22万株,累计新增连翘种植1500亩,建成30亩以上连翘种植示范基地3个,五味子种植基地1个。

武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昱澎表示,下一步,武关镇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依托北药南菌中园区的产业布局,抢抓武关古城开发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全镇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供稿:丹凤县武关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