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耗时三年的纠纷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高新法庭为我们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近日,汉滨法院高新法庭收到写有“倾心调解化纠纷 秉公执法暖民心”的锦旗。这是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的原告公司负责人送来的,简单的几个字表达了对高新法庭工作的认可和感谢。
2019年,被告某置业有限公司将建设工程项目发包给原告陕西某工程公司。原告按约完成工程后,双方因工程款结算问题产生严重分歧。被告以原告主张的工程款不符合合同约定为由拒绝支付,原告多次催要无果,遂诉至本院,要求被告支付拖欠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
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唐丁发现双方虽对立情绪强烈,但面对解决问题均有调解意愿。为实质性化解纠纷、降低企业诉讼成本,法官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模式展开调解工作:一方面分别与双方深入沟通,倾听诉求、梳理争议焦点,针对性减轻对抗心理,引导双方理性评估诉讼风险;另一方面组织多轮面对面协商,围绕合同条款、工程量清单、司法鉴定意见等核心问题逐项分析,以“法理释明+情理疏导”双维度推动双方换位思考。经过法官多次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一次性支付原告工程款80万元,原告自愿放弃部分工程款及逾期付款利息主张。
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被告自愿履行,申请法院从被保全银行账户划扣工程款给原告。高新法庭依据最高法院最新执行参考案例,同意划扣并解除保全。此举既保障债权人及时受偿,又避免债务人产生执行费用及征信影响,还能从源头减少执行案件,节省司法资源。
锦旗上的灼灼金字,既是群众对司法公正的礼赞,更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永恒承诺。高新法庭始终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柔性司法,既解企业“法结”更化“心结”,以法治力量为营商环境提供有力保障。(沈慧、张曼)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