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追赶超越

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 美育绽新花

3月26日,汉滨区文化馆联合关庙镇勇胜小学组织举办了“文化小康再行动”系列文化活动,通过非遗传承、艺术体验、作品展览等多元化形式,让该校学生们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IMG_256

活动在”孝义文化”主题讲座中拉开帷幕,勇胜小学校长李华磊通过生动讲述,鼓励全校师生心怀孝义,注重品德培养,与人为善、尊师重道,传承和弘扬孝义文化,做 “孝义文化”的先行者。随后,汉滨区文旅广电局三级调研员、区作协主席蒋典军以”翰墨传薪”为主题,现场挥毫示范书法艺术创作,深入浅出地讲解书法与篆刻相关知识,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解传统书法、篆刻艺术。

IMG_257

在非遗传承环节,汉滨剪纸非遗传承人、区文化馆副馆长曹晓琳、馆非遗部主任年静,通过剪纸课堂,带领学生体验汉滨民间剪纸技艺。一张张红纸在巧手翻飞间幻化为灵动图案,传统剪纸技艺在剪刀开合中悄然传承。来自汉滨区文化馆的美术工作者则为孩子们带来了木刻版画体验活动,讲解木刻版画的基础知识、制作方法,并现场指导孩子们学习印制版画艺术作品,让木刻版画印刷技艺焕发青春活力。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文化小康再行动”版画艺术作品流动展览,80件小版画作品在教室走廊上集中进行展出。创作题材涵盖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康汉调二黄到现代创意主题,内容丰富的版画艺术作品拓展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架起了城乡艺术对话的桥梁。

IMG_260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和沉浸式文化体验,以流动上门式文化服务,助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丰富镇、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汉滨区文化馆副馆长曹晓琳介绍说。

据了解,此次活动通过”讲、学、做、展”四位一体模式,将静态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教育实践,推动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直达镇、村,为乡村美育实践提供示范。下一步,汉滨区文化馆将深入推进紧密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共同体建设工作,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绚丽光彩。(供稿:安康市汉滨区文化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