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坚守中画下句号,于无声处凝聚力量。年末岁首的时刻,回望洋县洋州镇中心卫生院勠力顽强拼搏的奋斗足迹,追忆实干托举梦想的精彩华章,让时间见证者这“医”路的辛勤付出。
改善诊疗环境 提升就医体验
为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8到9月,卫生院对住院病区进行适老化升级改造,以崭新的面貌向患者朋友开展诊疗住院服务。宽敞明亮的住院楼、围绕患者身心需求设计的宣传栏、医护简介、科室专业特长、医疗项目及收费价格公示、全新的热水房、盥洗间、智能化呼叫系统等,每一处细节都体现了医院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加强质量管理 保障诊疗安全
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学习,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全年未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和责任事故。实行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年初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并层层抓落实,明确各级安全责任。
全面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进行重点管理。进一步落实病案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文书书写,确保医疗文书书写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作风”,开展医疗服务安全教育,巩固医务人员安全防线。严格常规医疗操作规程,配齐常用急救药品和器材,并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实现“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的管理目标。积极开展医务人员“三基”训练,采取集中学习、考试等方式,努力使医务人员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人人达标。
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责任体系,通过夯实工作责任、抓实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定期开展安保和安全生产工作培训,并进行安保和消防应急综合演练,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
创新服务模式 拓展健康服务
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洋县洋州镇中心卫生院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如慢病长处方、便民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胸痛救治绿色通道”,医保“一站式”服务、“一单式”结算,解决了患者就诊“三长一短”问题,提升就医“获得感”。
参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入上级医院建立的医学影像、心电诊断、检验、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和质控中心,提高了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打通远程会诊“高速”。6月份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洋县洋州镇中心卫生院急诊检查时,及时通过胸痛单元远程微信工作群申请会诊、转诊,实现了基层卫生院到县医院的无缝衔接,让患者得到更迅速、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切实让老百姓就医少“跑腿”,让信息多“跑路”。
秉承“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中医发展理念。积极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打造中医特色诊疗区,以中药饮片、理疗为主,配置颈腰椎牵引床、中频治疗仪、定向透药仪等多种中医治疗仪器,应用针刺、电针、推拿、拔罐、刮痧、艾灸、督脉灸、中频治疗、红外线治疗等中医适宜技术,结合穴位注射在治疗各类疼痛及脑血管中风后遗症方面有切实疗效,定期特邀疼痛专家来院坐诊,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良好口碑。
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中医药工作开展有声有色;紧抓中医药队伍建设,培训合格的中医药人才。
落实医保政策 保障群众权益
为落实好医保政策,守好群众的“救命钱”,通过下沉村卫生室、医保宣传进社区等方式,以“面对面”“零距离”的方式与群众讲解最新医保政策,对群众的疑问进行现场解答。开展“人人参保有‘医’靠 家家健康享平安”宣传活动,将医保政策宣传手册送到群众手中。不断提升群众参保意识,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以开展医保基金监管“百日行动”和“冬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契机,医院成立督导小组下沉到村卫生室,由分管领导带队,重点对卫生室“门诊统筹”报销业务规范性进行监督检查,对院内临床科室持续开展政策宣讲、现场指导、自查自纠,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方式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由专人负责医保质控,规范医保报销,稳步与DIP付费衔接。聚焦参保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举办医保经办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医保业务培训,确保每位临床医务人员和村卫生室工作人员熟知医保政策、清楚缴费流程,着力提升服务意识。指导群众使用智能手机,开展缴费服务及支付密码修改,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米”。
未来,洋县洋州镇中心卫生院将始终怀着“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昼无为夜难寐”的使命感,以“修医德、行仁术”为准则,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唐红莉)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