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凌晨,宝鸡市中心医院姜谭路院区消化内科与内镜中心团队在寂静的深夜打响了一场生命保卫战。经过缜密协作与果断处置,成功为一名饱受反复消化道大出血折磨长达13年的患者锁定“元凶”——杜氏病所致的隐匿血管破裂,并以精湛的内镜技术为其精准止血。这标志着纠缠患者十余年的“幽灵出血点”终被制服。
这位患者病史漫长而艰辛。13年前即出现不明原因、反复大量呕血,虽辗转多家医院接受多次胃镜检查,出血源头始终如“鬼影”般隐匿无踪,只能依赖输血维持。历经两年黑暗期后,病情虽一度沉寂11年,但今年7月下旬危险信号重现,起初连续黑便仅被当作普通状况处理。直至7月26日深夜,患者突发大呕血,警报骤然升级,被急诊收治宝鸡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当时行急诊胃镜检查,虽经反复冲洗探查,可疑病灶仍如谜团未解,患者生命悬于一线。
7月30日晚上,患者病情再现险情。主治医师于金莲迅速评估,果断启动预案。急查血常规证实血红蛋白骤降,提示活动性出血!二线罗欣副主任医师即刻与内镜中心联系。内镜中心刘林副主任医师率王希瞳主治医师等四人,携带检查设备火速抵达消化内科病房。
内镜下探查起初令人心悬,胃腔与十二指肠未见明显血迹。凭借丰富的出血病例管理经验,内镜中心团队判定出血目标仍在胃内。最终经耐心搜索,一处深藏于胃底大弯粗大皱襞间的黑色血痂进入医生视野。因位置刁钻,内镜难以抵近观察。关键时刻,王希瞳主治医师提出使用活检钳辅助暴露的创新思路。这一操作瞬间撕开了伪装——病灶深处突发突止的“罪犯血管”终于暴露无遗!止血夹迅速精准释放,“咔哒”三声,牢牢锁闭责任动脉。镜下可见止血夹随动脉搏动轻微起伏,清晰印证了止血成功。病房内紧张的气息瞬间被如释重负的喜悦取代。
当患者家属看到内镜下拍摄的“罪魁”血管以及成功止血影像时,难抑激动之情:“十几年了,折磨老父亲的病根终于找到了!”
据了解, 杜氏病因其出血迅猛、位置隐匿,临床诊断极为困难。此次深夜精准狙击,不仅终结了患者十三载梦魇,更彰显了宝鸡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面对复杂危重病例深厚的专业积淀、高效的应急联动和勇于突破的探索精神。(供稿:宝鸡市中心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