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阳县西照川镇党委的部署和号召下,西川社区、郑家村等基层党组织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由村干部带头“搭台领舞”,组织群众在仁和绿园小区广场跳起了广场舞,成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党建领航,文化活动“有根基”。镇党委高度重视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将广场舞培训纳入年度文化重点建设项目,精心谋划、系统推进,定期邀请专业舞蹈老师驻场指导,提升舞蹈品质;另一方面,创新活动载体,定期举办“党建+文化健身”主题展演活动,着力将广场舞打造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常驻项目”。为确保活动扎实有效开展,镇村干部深入一线,对辖区内文化广场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排查与维护,累计修复破损地面3处,更换故障照明灯具6盏,并添置了便携式音箱、舞蹈服装等必要物资。从场地硬件维护到活动内容策划,镇村两级全程跟踪、精准保障,确保文化服务真正对接群众需求,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干部带头,服务群众“零距离”。傍晚七点,仁和绿园小区的广场上,欢快的音乐总是准时响起。村干部们白天忙于繁杂的村务,夜晚则化身热情的“领舞员”和“辅导员”。她们提前学习舞步,耐心细致地指导村民。从最初的生疏拘谨、步伐不一,到如今的整齐流畅、自信舒展,村民们的进步显而易见。这份热情也感染了围观的群众,大家纷纷放下顾虑,踊跃加入舞动的行列。广场上,舞步翩跹,笑语欢声不断,其乐融融的生动景象充分展现了干群关系的和谐融洽。
全员参与,邻里情谊“聚人气”。随着广场舞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活动队伍也日益壮大。参与其中的已不再是中老年妇女,小朋友、男人们都主动加入,成为夜幕下乡村广场最亮眼、最具活力的风景线。大家在共同的舞步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了解与信任。邻里间的小摩擦、小误会,常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会心一笑中得以化解。更令人欣喜的是,互帮互助的暖心故事在广场内外悄然增多:年轻的父母放心地将孩子临时托付给邻居照看;热心的舞友主动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进出场地……昔日单纯的活动场地,如今已成为密切邻里关系的“连心桥”,将分散居住的村民紧密凝聚,亲如“一家人”,村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显著提升。
如今,夜幕下的文化广场灯火通明,乐声悠扬,成了村民们名副其实的“精神乐园”和情感归属地。干群共舞,舞动的不仅是健康的体魄,更是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响彻的不仅是动人的旋律,更是文明和谐的时代新风。下一步,山阳县西照川镇将继续探索以党建引领文化繁荣、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绘就出“文化兴、乡风淳、人心齐”的乡村振兴美好新图景。(汪奕)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