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当蝉鸣响彻田野,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寺峪口村党群服务中心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孩子——他们是村里外出务工人员暑期返乡子女,是那些常年守望家园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顾,假期看管难、辅导难问题随之而来:有些孩子沉迷手游,有些则冒险涉足河道沟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留守村里的儿童也缺乏一定的课外拓展资源。为此,寺峪口村精心组织了暑期教育帮扶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成长、快乐学习的暑期港湾。
学业筑基,知识领航
帮扶活动紧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寺峪口村招募五位返乡优秀大学生,与镇机关干部、该村驻村工作队携手,共同为孩子们耐心细致地开展暑期作业辅导,扫清学习障碍,为新学期蓄力。此外,精心设计了视野拓展课程,涵盖英语基础、历史趣谈、诗词赏析、科学探索等领域,解决孩子们英语发音不准问题,点燃孩子们向善创新的求知火花,拓宽对既有知识认知的广度与深度。另外,他们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重要节点,组织孩子们开展“我讲抗战英烈的感人故事”主题活动,讲述中日千年交往史,激发孩子们对中华民族文明的文化自信和高度的爱国主义情操。
走出村落,触摸世界
最令人振奋的,是孩子们踏出了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孩子们第一次触摸到我国通信科技前沿的脉动,到校史馆了解“西军电”的红色基因,悄然播下“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走进开源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一堂财商启蒙课就此展开;步入陕西考古博物馆的时光长廊中,厚重的历史文物不再冰冷,它们在专业讲解中“活”了起来。孩子们好奇的目光穿越千年,与文明对话,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书香润心,爱心传递
帮扶的暖流不仅限于课堂与研学。一场爱心捐赠活动助为孩子们在追梦路上坚实前行。陕西资本市场行业帮扶力量履行社会责任,为孩子们送来了137套精美少儿图书、40盏护眼灯和教具、文具等。崭新的科普读物、动人的文学经典、精美的绘本故事,汇成知识的甘泉,滋养着乡村儿童渴望阅读的心灵。
当孩子们带着研学途中的见闻回到村里,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和纯真的笑容,是对这个夏日最好的回馈。寺峪口村的这份用心,为乡村“小候鸟”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让他们看到,乡村之外,世界广阔;书本之中,未来可期。我们期待这份温暖持续传递,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知识的温度与社会的关怀。寺峪口村的实践,为乡村教育振兴点亮了一盏灯。
(供稿: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政府)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