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习强省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组织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直播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举行盛大阅兵式。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作为陕西省首个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博物馆,承载着黄河流域的厚重历史和民族记忆,具有特殊意义。为加强全体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引领,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爱国热情,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组织开展观看大阅兵直播活动。

IMG_256

此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在抗战元素呈现上,注重把1945年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14年抗战历程等与抗战胜利紧密相关的年代符号融入到阅兵规模、装备数量、队形编排等设计中,还将奏唱《保卫黄河》《松花江上》《在太行山上》等反映抗战时期的经典曲目,丰富阅兵的内涵意蕴,凸显抗战纪念属性。

IMG_256

当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阅兵式奏响《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内,黄河的涛声与抗战的歌声也将在此刻交织,唤醒一段关于民族不屈、江河为证的壮阔记忆。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抗战时期的“精神堡垒”。80年前,当侵略者的铁蹄踏遍华北大地,黄河流域成为敌后抗战的重要战场——太行山麓的游击战、陕甘宁边区的根据地建设、黄河渡口的运输支援,滔滔黄河水见证了无数军民“保家卫国、宁死不屈”的抗争。而《保卫黄河》这首诞生于1939年的经典曲目,以黄河奔涌的气势为魂,用“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铿锵旋律,唱出了中华儿女抵御外侮的决心,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精神号角。

坐落于榆林市佳县的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恰是这段“黄河抗战史”的重要见证者与传承者。在这里,黄河不再是单纯的地理符号,而是与抗战精神深度绑定的“民族象征”——它既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厚重历史,更镌刻着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精神印记。

此次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保卫黄河》的再次奏响,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精神的传承。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组织观看阅兵直播,正是要让全体工作人员在熟悉的旋律中,联结起“黄河记忆”与“抗战记忆”:当歌声响起,眼前是黄河的奔腾壮阔,心中是抗战军民的英勇无畏;当阅兵方阵迈过天安门,脚下是新时代的和平土地,肩上是传承精神、续写辉煌的使命担当。

黄河滔滔,奔涌不息;抗战精神,代代相传。80年后的今天,站在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前,看黄河依旧东流,听《保卫黄河》仍在回荡——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宣告:中华民族将永远铭记苦难与抗争,永远守护和平与希望,让黄河的涛声与民族的精神,一同奔向更壮阔的复兴征程。(供稿: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