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汉阴县美食行业协会正式批准发布汉阴炕炕馍团体标准,这一举措为作为炕炕馍发源地的蒲溪镇注入了产业发展新动能,标志着当地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手工作坊走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新阶段,让小炕馍真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富民大产业。

锚定非遗传承,标准精准破解发展瓶颈。蒲溪镇作为汉阴炕炕馍的核心产区,承载着这一美食的百年传承与发展根基。此前,当地26家手工店铺虽坚守传统工艺,用汉江沿岸富硒面粉、本地菜籽油搭配手工油酥,经炭火铁鏊慢烤出香酥可口的特色风味,但长期存在配料”少许””适量”等模糊标准,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制约了产业升级。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精准对接蒲溪产业发展痛点,明确了选料、配料比例、制作工艺、包装贮藏等全流程规范,要求原料面粉、菜油、芝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执行,遵循老面发酵、油酥包裹、芝麻满裹、炭火煨烤等传统工艺精髓,同时将模糊化操作量化为明确标准,既守住了非遗美食的本味底色,又为产业规范化发展立下”铁规矩”。
标准赋能升级,产业焕发规模发展活力。在”国企带镇村”发展模式引领下,镇属国企牵头推动全镇手工店铺实现原料、标准、品牌等”五统一”,星旗食品等龙头企业凭借标准化生产,日产炕炕馍达30000余份,生产损耗显著降低,效率提升近20%。通过标准化管控,产品品质稳定性大幅提升,不仅让早已入选东方航空航空食品的炕炕馍口碑更盛,更助力其进驻机场、服务区、商超、景区等多元销售平台,进一步拓展市场版图。在蒲溪镇小街食品工业园内,标准化生产厂房里传统工艺与现代规范有机融合,脱皮芝麻的筛选、油酥的配比、炭火的温度都有了明确标准,既保留了”形似满月、香酥回甘”的传统特色,又满足了现代食品安全要求。
链式辐射带动,小炕馍托起富民大梦想。团体标准推动下,炕炕馍产业形成”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品牌销售”完整产业链,带动180余户农户定向种植小麦、芝麻等原料作物,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同时,标准化生产为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地企业在坚守传统咸甜口味的基础上,研发出适配不同人群的新产品,通过节会展销、电商平台、自媒体推广等线上线下渠道,让汉阴炕炕馍走出汉阴、走向全国。如今,蒲溪镇正借着团体标准的东风,逐步建设20家汉阴炕炕馍标准店,推进金龙湾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让这一非遗美食成为串联农业、工业、文旅的重要纽带。
汉阴炕炕馍团体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蒲溪镇特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蒲溪镇将持续以标准为引领,深化校企合作、强化品牌塑造、拓展销售市场,让这枚承载 着乡愁记忆的小炕馍,在标准化赋能下香飘更远,为乡村振兴注入更持久的产业动能。(邹国保)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