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富县茶坊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积极探索“支部带头、强村带动、多元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盘活资源、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等多种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形成了强村先行、弱村跟进、整体提升的生动局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统筹谋划,筑牢发展“桥头堡”。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科学谋划、精准施策。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行“集体经济强村带弱村”发展模式,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协调推进,统筹整合政策、资源、资金等关键要素,引导各村打破地域界限和思维局限,为集体经济发展把舵定向、保驾护航,确保了发展思路清、路径明、合力强。

多元路径,激活增收“一池水”。各村党支部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成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心骨”。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各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是大力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如袁家村厂房出租为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马坊村通过砖厂租赁预计收入达36.7万元;二是积极开展集体自主经营,如洛阳村通过土地入股分红、自营种植,黄甫店、罗家塔村发展特色种养殖,有效拓宽收入来源;三是深化村企合作与入股分红,稳妥用好壮大集体经济资金,入股停车场、梅花鹿养殖场等优质项目,获取稳定收益;四是扎实做好机动地发包等基础工作,守牢收入底线。多条腿走路,形成了“资源盘活、产业带动、投资入股、服务创收”等多轮驱动的稳定增收体系。

联村带农,绘就共富“新画卷”。街道党工委始终将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逐步建立并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劳务收入”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村集体通过资源租赁、资金入股获得收益,农户则通过土地流转、入园务工、参与经营等方式增加收入。各村积极吸纳脱贫劳动力、留守群体就近务工,有效守住了民生底线。集体经济的壮大,不仅增强了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更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画卷正在茶坊街道徐徐展开。

下一步,茶坊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力争集体经济突破年度目标,持续在资源整合、产业升级、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进一步深化“强村带弱村”机制,完善利益联结,走出一条具有茶坊特色的党建引领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供稿:富县茶坊街道)
责编:刘朋涛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