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康市非税收入经办处驻竹园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同步推进325亩茶园秋季管护、18万株“陕茶一号”茶苗新栽工作,并组织技术骨干赴市区参加专业培训,全方位夯实村里茶业发展根基。
精护325亩茶园稳产量 新栽18万株茶苗扩规模
金秋时节,竹园村茶山层林叠翠,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干部带领村民们忙碌正酣:325亩老茶园开展精细化秋季管护,18万株优质“陕茶一号”茶苗同步栽种定植,秋阳下的茶山涌动着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
工作队同村“两委”紧扣秋季管护与扩种黄金期,推行“老园提质+新园扩容”双线发力:针对325亩老茶园,组织群众开展疏枝修剪、有机肥深施、绿色病虫害防控,用粘虫板、生物菌剂守护生态底色,为茶树越冬蓄能;聚焦新园建设,精选适应性强、品质优的“陕茶一号”,抢抓秋雨后土壤墒情好的有利农时、划定集中栽种区域,协调调运18万株茶苗,带领村民严格遵循“开沟整地、规范定植、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标准化流程,全程跟踪指导确保新苗成活率。
从老茶园的“精修细养”到“陕茶一号”的“落地生根”,驻村工作队既当“技术管家”,又做“攻坚先锋”。325亩茶园的精细化管护筑牢来年春茶提质增产根基,18万株“陕茶一号”的成功栽种拓宽了茶产业发展版图,不仅让竹园村茶产业规模与品质双提升,更让村民们攥紧了增收致富的“绿叶子”,产业振兴的秋耕曲在山间越奏越嘹亮。
以茶为媒融数智 以学促干兴乡村
为破解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助力茶园提质增效和村民增收,工作队同村“两委”组织技术骨干分别参加市区茶业产业专题培训。培训除了茶树品种特性、标准化种植、鲜叶采摘加工、茶叶评级等传统知识外,还增加了AI技术在茶产业中的应用等数字技术知识。通过“理论授课+实地观摩”模式,让群众了解行业前沿知识、吃透先进技术,为后续茶园精细化管理、工艺改进及产品品质提升注入“智动力”。
这次培训让大家意识到竹园村茶产业的升级潜力。依托AI算法实现精准灌溉施肥,不仅减少了劳动力投入和病虫害损失,更显著提升了茶叶品质;通过数字化平台整合种植知识库、品牌溯源等功能,为茶产业全链条赋能。信息系统工程中的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等技术,正是破解竹园村茶产业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茶产业是竹园村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在帮扶单位安康市非税收入经办中心及晏坝镇党委政府下,竹园村加强低产茶园改造,提高茶园管护水平,组织茶产业培训提高技能,使竹园村茶产业的质量效益逐年提升,目前全村茶叶产值达200余万元。下一步,市非税收入经办中心将持续加大驻村帮扶力度,立足该村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做优茶基地,让茶产业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叶子”。(供稿:汉滨晏坝镇)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