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晨雾,踏着露水,作为迎丰镇红花坪村新派驻的驻村队员,我在驻村队长的带领下,开始了首次入户走访,正式认识我的包户对象,也将身心融入这片我将为之奋斗的乡土。
走访首站,我们来到村民吴奶奶家中。队长熟络地与她握手寒暄,并向吴奶奶介绍了我这位“新面孔”。“这是咱们工作队新来的小余同志,以后就由她具体联系帮扶咱们家了。”队长的话语朴实而温暖。我连忙上前,自我介绍道:“吴奶奶,您好,我是人社局派到村里的驻村队员余洋洋,以后您家的事就是我的事,有什么困难随时找我。”吴奶奶脸上绽开笑容,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坐。炕头上,队长细致地询问吴奶奶近期的生活状况、秋收准备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急需解决的难题。我认真倾听,不时记录,努力将每一条信息、每一个细节印入脑海。从吴奶奶的言谈中,我感受到了村民的淳朴与期盼,也体会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几户包联家庭。每到一户,队长都如数家珍地介绍家庭情况、主要收入来源、面临的困难等,让我能快速建立起对包户对象的初步印象。我与乡亲们拉家常、问冷暖,了解他们的家庭成员、就业状况、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情况,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和诉求。我向他们说明了自己来自人社部门,并简要介绍了人社领域在促进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惠民政策,表示将结合自身工作优势,尽力为大家提供帮助。乡亲们坦诚的交流、期盼的眼神,让我深刻认识到驻村工作不仅是任务,更是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为他们排忧解难的桥梁。
夕阳为红花坪村镀上金边时,走访画上句号。回程路上,队长的叮嘱让我深受触动:“驻村关键在‘驻’,得身心都扎进来,把村子当家乡、村民当亲人。只有踩进田间、坐上炕头,才能听到真话、办实实事。”
这次走访,是入职教育,更是情感洗礼。作为人社干部,能投身乡村振兴一线,我既感光荣,更知责任重大。我将以此次走访为起点,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向队长、老队员学经验,向村干部、村民学方法,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用实干化解民忧。
未来,我将充分发挥人社职能优势,聚焦村民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社会保障需求,与工作队、村“两委”和群众一道,为红花坪村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余洋洋 廖诗行)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