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愁没活干,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一天能挣150块,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双乳镇双乳村村民李某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对以工代赈项目的真切感受。今年以来,汉阴县双乳镇将以工代赈项目作为优化营商环境、链接民生与发展的关键纽带,通过“精准谋划一技能赋能-全程护航”的全链条服务,推动项目高效落地,既筑牢了民生保障网,更夯实了产业发展根基。
在项目谋划阶段,双乳镇跳出“重建设、轻就业”的传统思维,组建由镇党委书记牵头的工作专班,深入6个村1个社区开展“地毯式”调研。结合群众需求清单与镇域发展规划,最终确定通村道路升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配套等建设内容,总投资达490万元。为确保项目贴合实际,专班还邀请企业代表、村民代表参与方案评审,将“是否能带动本地就业”“是否能完善产业配套”作为核心评价指标,让项目既补短板又利长远。
针对务工群众技能不足的问题,双乳镇依托此次以工代赈项目岗前培训,创新“政策宣讲+实操培训+岗位适配”模式。联合县人社局、施工企业,开设砌筑、钢筋绑扎、园林养护等技能培训班3期,培训群众200人次。参训群众王某说:“培训时老师手把手教,上岗后还有师傅带。现在我不仅能砌墙,还懂简单的工程监理知识,以后找活更有底气了。”为让群众“干得好、有奔头”,镇政府还与施工单位签订协议,明确本地务工人员占比不低于60%,并建立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台账,今年已累计为群众发放劳务报酬180余万元。
在项目推进中,双乳镇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服务机制,破解审批、用地等难题。在项目谋划初期,专班一周内完成前期手续,为工程施工留足时间。在双乳村1-8组路段道路拓宽中,专班连同村委会到家入户,协调切院坝、征地协调。如今,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项目的落地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更让企业看到了双乳镇的服务效率与发展潜力–今年已有4家旅游业态运营主体、20余家小吃主体签约落户,带动投资超700万元。
以工代赈的“民生温度”,正转化为营商环境的“磁力场”。汉阴县双乳镇用看得见的变化证明: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把项目服务抓在手上,就能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供稿:汉阴县双乳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