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肉末茄子味道真绝,这茄子口感细腻得不像普通货,在哪儿买的呀?”同事扒着饭,忍不住向做饭阿姨打听。“三官庙村的!”阿姨回答干脆利落。
盛夏时节,沿着国道前行,穿过梧桐寺村,越过三湾村地界,石泉县迎丰镇三官庙村便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50余亩茄子基地依偎在群山怀抱中,十几个村民忙碌其间,有的弓着腰采摘,有的提着竹篮穿梭,有的背着满满一背篓茄子往公路赶,背篓里正是那令人称奇的三官庙村紫长茄子。
这“紫色瑰宝”的诞生,离不开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三官庙村地处迎丰镇北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加之昼夜温差大,为紫长茄子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送到菜字头仓储基地,我们的茄子总透着特别的光泽,水嫩新鲜,在一堆茄子里一眼就能认出来!”村支部书记徐野提起这事,满脸自豪。
而这份“亮眼”背后,是实打实的用心付出。今年四月上旬,本是种茄子的好时候,全县却遭遇严重干旱,刚下地的茄苗眼看就要被“烤焦”。“必须救活它们!”徐野把这事当成了头等大事,浇水成了唯一的办法。那段日子,无论是工作群里的照片,还是田间地头的忙碌,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总能看到他组织村民浇水的身影。找他办事?大家都知道:“准在茄子地里呢!”正是这份坚持,让茄苗活了下来,还迎来了不错的产量。
如今,这“紫色瑰宝”成了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从2024年冬的产业推进会定目标,到签订单、流转土地、移栽茄苗,再到田间管理、采收销售,每一步都凝聚着全村人的努力。目前,村里已采摘销售茄子10万多斤,带动400多个用工,30余户村民实现就近务工。后续,还能为村集体争取到县级预制菜产业奖补2.5万元,真正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共赢。
乡村振兴不只是响亮的口号,更是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三官庙村的紫长茄子,正是用实干写下的生动注脚,更是全村人能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生动体现。(供稿:石泉县迎丰镇)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